工作有方法干事有干法春天我们为什么要读诗周末好读书二十四节气选(组诗)农家谷雨书房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82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4-21

春天我们为什么要读诗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温培雅

春来正是读书天,读诗更应景。古人赋予春天很多美好的称谓。陈子昂《感遇》一诗中“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里的“青阳”指的就是春天。此外,天端、艳阳、芳春、阳节、昭节、淑节、韵节以及苍灵等也都是春天的雅称。孔子说春天是:“四时兴焉,百物生焉。”此时天清地明、微风不燥,地里生长的是唐诗,枝头上开着的是宋词。

春天是古代的文艺青年创作的旺季,柳条抽出的第一根嫩芽、桃花绽放的第一朵花蕾都藏着他们旺盛的诗情。随手一折就是五绝,目光所至就是七律。他们本真、笃定、闲适、优雅,诗词中流露出的是品位、是格调,意境中蕴含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精神气韵。读诗,就是学习他们高段位的风雅。

作为现代人,我们已经疏于书信、懒读诗书、拙于表达。但是我们可以像春日的蜜蜂或是蝴蝶一样,在古诗的花丛中采粉酿蜜,然后照猫画虎。

我们可以给爱人的书简上写上“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我们可以给友人的请柬上写上“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我们可以在寄送物品时附上“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我们还可以温情脉脉地遥问亲友:“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言简意赅、含而不露、情深意长,这就是诗词的魅力。

春天里,曾经有文人兰亭修褉,赋诗抒怀。在会稽山兰亭的清溪旁,一群文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这其中就有出身琅玡王氏的王羲之。王羲之即兴挥毫,为文友们的诗集作序,这便是流芳千载的《兰亭集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以水为案、以心驭笔,与志同道合者共叙风雅,让人读之就心生向往。

春天里,曾经有侠少春日赏花,联诗作对。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侠少,每至春时,结朋联党,各置矮马,饰以锦鞯金络,并辔于花树下往来,使仆人执酒皿而随之,遇好囿则驻马而欢。”香车宝马、随从如云,哪儿花事正盛就停车赏花,吟和酬对。这么有格调的事,如果个别人还想焚琴煮鹤,左要牙板轻敲、右要杨柳蛮腰,那赏花酬和的文艺青年绝对是不答应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春天里,曾经有诗人闲听落花、春水煎茶。元代张可久在《人月圆·山中书事》有这样几句:“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山中无甲子,人间日月长。书香养心、茶香怡人,人生的况味就在一卷书一盏茶的慢斟细品里。

春天里,曾经有一个连名字都未曾留下的诗人,其大作被刻在了一把平凡的酒壶上。“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短短一首五言诗,嵌入了八个“春”字,读来春风拂面。这把唐代的酒壶出土于长沙,由于长沙的铜官窑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它上面的古诗也十分接地气,与全唐诗的雍容豪迈之气迥然不同。想那爱酒之人,尚未打开此壶饮“春酒”,就看到此诗,感受春水之美、春草之盛、春鸟之啼,消费体验不要太好了!

一诗不成春,万诗春如醉。春天,是在用花朵和春风写就的诗词里拉开序幕的。这些诗词有春之境的美妙、春之色的绚烂、春之芳的浓烈、春之声的和谐--这是春天最明亮的颜色。一卷诗书在手,远看青山、近观静水,上有浮云、下有绿景,纷乱的心绪就有了可以安放的地方。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