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琴
小时候没见过书房,把看书写字的地方就当作书房。那时候所能看到的除了课本,就是大人针线筐里夹鞋样的书和从同伴那儿借来的画册、小人书。最早看的《智取生辰纲》,就是在母亲针线筐里夹鞋样的书上看的,那是父亲上学时的课本。我坐在母亲的针线筐边,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又去看邻居奶奶的夹鞋样书,奶奶见我喜欢看书,就把挂在床头顶棚上,姑姑和叔叔们的旧课本,一捆一捆取下来给我看,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书,一有空就去看,奶奶的里间屋曾一度成了我的“书房”。
上学时,我们姐妹三个住一间小屋,放三张小床,床头有盖着水泥板的盛粮食的水泥缸和缝纫机,我们的书就放在缝纫机上或水泥缸盖上,我们在那里看书学习,也怡然自得,那就是我们的“书房”。
上班后,生活拮据,房屋窄小,没钱买书,更不敢奢望有个书房。所看的书大多是教科书和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放在写字台上或床头柜上。以前的乡村中学没有图书馆,所看的课外书都是和同事、学生借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学校“六配套”,才有了图书馆。
离开学校后,借书不方便了,也不舍得买,就看电子书。濮阳的一个闺蜜邀我去她家:来我家吧,我家书房有8架书。我一听便心动,一直想去她家看书。可相距几千里,谈何容易?从那以后,我便开始买书,几年来,也积累了一些书,但仍然没有书房,还是放在床上和书桌上,多年的习惯,床头没有书,心里不踏实,睡不着;还自豪地想,毛主席的书也是放在床上呢!床上放不下了,就在墙上安装书架,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书,立在架上、放在案头、摆在枕边,无往而不宜。躺在床上,看着一本本心爱的书,回想着书里的故事,进入甜蜜的梦乡。早上醒来第一眼就能看到书,伸手便能取来,翻看阅读,爱不释手。书虽不多,都是我的最爱,书,就像我的孩子、我的闺蜜,总想让她们陪伴在身边,伴随在左右,卧室就是我的“书房”。
小小书房,是我看书写字的地方,也是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和孙子的乐园。我家孙子从小喜欢书,爱听故事,在我的书架旁,给他布置了一个小书架,放他的童话书等。哄他睡觉时,随手取出他想听的故事书,讲着故事哄他入眠。他还常爬上床整理他的书架,也整理我的书架。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要把书按大小或颜色分类摆放,我告诉他我的摆放规则,一是按套摆放,另外是一个作家的书摆在一起。
有时他会说,这些大书里是不是有好多有趣的故事?您给我讲讲呗,我就挑一些故事给他讲,听得高兴了,他就要表演书里的故事……
去年,我们买了新房,我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书房,孩子也高兴地告诉我:“奶奶,我家新房子装修好了,我们也有书房了。”
梁实秋说,一个正常的良好的人家,每个孩子应该拥有一个书桌,主人应该拥有一间书房。书房不在大,也不在设备佳,适合自己的需要便是。
愿我们都有一间书房,人人爱读书,家家氤氲着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