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还是老规矩,阳荷笋一块钱一斤回收。大家再加把劲,争取今天把阳荷笋全部收完。”4月22日,在新县周河乡阳荷笋种植基地,随着经理张因文一阵吆喝,前来干活的村民闻声而动,直奔地里收获阳荷笋。
2020年5月,新县返乡创业青年匡建新先后在周河乡7个村民组流转撂荒田地1500亩,建立了阳荷姜产业基地,每年带动周边群众8000人次就业。
“经考察学习,我们在原有的阳荷姜基地的基础上,试着培育了120亩阳荷笋,没想到短短两个月,就获得了丰收,平均亩产达800斤左右。”匡建新说。
今年2月,匡建新就已经着手开始选址,组织工人搭棚、覆膜。
“阳荷笋的培育种植在豫南地区还是个新产业,前期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电话咨询专家。那段时间,晚上睡觉做梦都是怎么培育阳荷笋。”说起年初的经历,匡建新坦言自己像着了迷。
匡建新介绍,阳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抗病虫害能力强,无须任何农药化肥,被不少种植户称为“懒汉菜”。今年收获的阳荷笋一斤能卖到20元左右,目前已全部被武汉的商家订购。
“我在基地帮忙采阳荷笋,一天能挣200多元。”74岁的周河乡西河村村民尉国安说。早在2020年,尉国安家的3亩闲置田地,就已流转给匡建新的基地。
像尉国安一样,把闲置土地流转出去,既能收取流转租金,闲时还能在基地打工挣钱的村民不在少数。
春季收阳荷笋,夏秋季收阳荷姜。匡建新的基地实现了一年两收,不仅提高了产业附加值,更为推动西河农旅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阳荷笋试种成功,市场前景还这么好,让我信心倍增,明年我们将扩大到500亩的规模,带动更多的乡亲增收致富。”匡建新说。(李振阳蒋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