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董豪杰
从春季开始,位于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的富康果蔬种植合作社院内,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每天都在上演。三轮车上,是周边村民一大早摘下来的新鲜番茄,来自全国各地的卡车,把装箱后的番茄运至远方。
装车前,根据收购商需求,不少番茄还要经过分拣、装箱(筐)等程序。除了种植,富康果蔬种植合作社已经成为当地的番茄市场。这里一天能卖多少番茄?4月22日,正坐在小凳子上的闫芩手上不停,一边快速分拣、一边整齐装箱,笑着说:“都拉这儿卖,这可不好算。”
祥符区种植番茄已有30多年历史,这种被称为“洋柿子”的蔬菜,早已成为当地的致富果,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产业。
距离合作社不远,村民李爱芬的大棚里迎来了不少参观者,从叶片到果实,从浇水施肥到病虫害防治,种植户在大棚里现场交流。“这是专家推荐的新品种,果型好、硬度高、畸形果少、产量高,到市场上好卖。”李爱芬说。
李爱芬说的专家,是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中牟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张慎璞教授。从品种到种植技术,张慎璞带领团队成员根据种植户需求精准指导,让番茄种植户尝到了好产品、好技术带来的“甜头”。
富康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广胜,是个种植番茄30年的老把式。在他的大棚里,专家现场演示的高压新型施药器械让他惊叹不已,省工省时又好用,添加上专家研发的高效助剂,喷药效果比传统方式更好。省农业科学院张玉聚研究员介绍说,粗放式施药会给种植带来不少危害,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掌握高效喷药方法和技巧,在节本增效之外,还能提高产品质量。
无论是富康果蔬种植合作社,还是李爱芬的大棚,都是张慎璞带领团队成员依托科教兴农“一三五五”工作机制,以示范点带动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缩影。在专家的努力下,一批番茄新品种落地生根,水肥一体化、轻简化栽培、标准化施药等新技术,在老产区迅速推广应用。
番茄老产区,正悄然发生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