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知勇强创”助推高质量发展乡里中心激活乡村今年我省选调38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护林员老徐的绿色情结全力拼经济各地在行动526.1亿元161.7亿元65.1亿元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691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5-09

乡里中心激活乡村

--洛宁县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创新实践(下)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黄红立通讯员贺书云

5月6日,立夏。

草木成新绿,花树已簇簇。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受益者,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里中心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载体,群众的需求、理解、期望应作为主要依据。”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洛宁县委书记王淑霞说,建设乡里中心的初衷就是为了顺民意、聚民力、利民生、暖民心,凸显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让农村更有奔头。

乡里中心建设,洛宁因地制宜,有侧重、有重点,有序推进。此为“7+N”的“N”。

洛宁是河洛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革命老区。这里民风淳朴、礼尚往来,形成了千百年来重感情、重情义、重亲情的地域文化和乡土特色,但“人情消费”也给不少群众带来了负担。

如何倡树文明乡风,打造充满人情味、烟火气、乡情味但无负担的乡里中心呢?

洛宁有试点,有模板。

罗岭乡讲理村因“讲理”得名。

讲理村的乡里中心也叫讲理堂,是全村143户546名群众的中心,也是一个旅游景点。

讲理堂按豫西传统民居建设,外观淡雅、宁静、古朴。

讲理堂不仅是村“两委”办公的场所,村史馆、家风家训馆、便民超市、电商物流网点、村托幼服务、党群之家、百善书屋、培训教室、理发屋、照相馆、议事长廊、文化活动长廊、议事厅等,一应俱全。

依托乡里中心,讲理村建成了洛宁县第一个“乡村大食堂”,独门独院,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配备有一体化餐饮设备。

为了“人情减负”,村里的红白事“一场事、一碗端”,所有村民的红白事由村红白理事会在村大食堂统一操办,吃大锅菜,用平价烟酒,村民办一场事,只需要支付200元。

大食堂每一次聚餐就是一次亲情乡风的相聚和教育。

这些年来,讲理村亲如一家,无一起刑事、治安案件及上访事件发生,先后培养出30余名大学生;结合农文旅,集体收入大幅增加,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全村143户群众,虽然有人在县城和镇区购买了新房,但老家没有一家破败不堪,村里有生机,庭院有人气。

如今的讲理村,是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众多游客打卡的“网红村”。

“乡里中心建设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建设百姓大食堂。以大食堂为‘小切口’正村风、带家风、美乡风。”洛宁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瑞说。

底张乡中高村的大食堂与讲理村不同。

这个大食堂是清资产清回的村集体资产改建的,一层有雅间,二层是大厅,平时由专业的厨师承包经营,遇到婚丧嫁娶,群众可以二选一:包桌最高不能超过300元;也可以自己提供食材,商家收取加工费。

“村里的婚丧嫁娶几乎都在这里办,简单又热闹,省钱还不丢面子……”大食堂承包者王明英说,一个大食堂辐射附近3个行政村,现在生意挺好!

如今,在洛宁,通过乡里中心大食堂的相聚交心,久违的亲情、乡情、乡风、乡愁,再一次回归乡村。

万民乡风,旦暮利之。

洛宁的乡里中心,通过光荣榜、村史村志、乡贤名人事迹录、家谱、家训、家风、老故事、老照片、老物件、老手艺等载体,挖掘宣传本土特色乡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通过村史馆、乡贤馆、文化长廊、非遗传承区、红色文化遗产,筑起新时代留得住乡愁、勾得起回忆的精神家园。

“乡村留住了乡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才能更好地提升乡村产业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委“三农”政策咨询专家组成员、省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民选说,洛宁的乡里中心有颜值、有内涵。

洛宁县上戈镇庙洼村,全村315户,220户种植苹果。

围绕苹果产业建设乡里中心是该村的“N”。

老村部摇身一变成为上戈苹果营销中心“带货直播间”,廉洛君、张卢宁等返乡创业青年,在苹果成熟的时候,邀请省市网络带货主播到田间地头销售苹果,2022年11月,网络销售达到11万斤。这种新的营销模式让上戈苹果火速“出圈”,也让村民重新复活了“一亩园、十亩田”的经济古语。

短短一年,该村增加苹果种植面积400亩,达到了2200亩,“苹果第一村”名副其实。

洛宁的乡里中心也是产业的聚集中心。

洛宁县东宋镇的官东村是全国最大的文玩核桃原产地,当下,洛宁种植面积3.5万亩,文玩核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0%。

官东村乡里中心有产业党支部和联合党委,党支部是文玩核桃产业党支部,党委是相近的5个村党支部组成的联合党委。

洛宁通过强弱村结对、大小村挂靠、好差村互补等联合方式,实现联村共建,并在乡里中心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和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完善乡贤会客厅、游客服务中心、乡村运营中心等特色产业配套服务,为乡贤返乡、青年归巢搭建一站式创业平台,通过乡村运营,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

“乡村是否振兴,不仅要看产业发没发展,生活富不富裕,还要看农民的精气神旺不旺,看村里的人心齐不齐,看乡村的风气好不好。”王淑霞说,和美乡村,宜居宜业。乡里中心“塑形”当先,“铸魂”为要。

诗画田园里,梦里是老家。

行走洛宁乡村原野上,已然是“小麦绕村苗郁郁,柔桑满陌椹累累”,满目葱绿的山野,依山而立的村庄,荷锄而归的农夫,村落袅袅的炊烟,洛宁处处是让人向往的中国和美乡村风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