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乔新强李含笑
5月25日,在鲁山县下汤镇老街社区一处临路的宽敞大院里,鲁山双王机械厂的几名工人正在把小型厢式货车改装成流动卖棉车。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还有八九辆新车等待改装。
“说是改装流动卖棉车,其实是根据车厢尺寸,把一整套卖棉设备布局合理地放进车厢里,以方便老乡们卖棉。”今年47岁的工厂负责人陈松印说。
鲁山县群众很早就有到全国各地卖棉的传统,号称“十万卖棉大军”,不少人靠着外出卖棉,过上了富足的好日子。
卖棉人很辛苦,通常开着面包车或小型厢式货车四处奔波,每到一地,要把机械设备一件件从车里卸下然后组装,另外还需要再搭一顶帐篷,晚上睡在里面看护设备,可谓是风餐露宿。
陈松印十多年前也是个卖棉人,自幼爱好鼓捣机械的他熟悉卖棉设备的构造原理,大小毛病都能“手到病除”,他还经常通过视频通话指导老乡们排除设备故障,成了老乡们心目中老师傅。
卖棉期间,受流动舞台车的启发,陈松印经常琢磨着能不能把所有设备组合在一起放在车厢里,随时随地放下支架就能用。随后,他又发现,鲁山县卖棉人的设备,是在好几个地方辗转购进的,就有了“办个厂子搞一条龙服务”的想法。
2021年下半年,陈松印办齐了相关手续,请了八九个技工,鲁山双王机械厂正式开业。他通过精心设计,把货架、开茧机、棉花机、电脑绗缝机、车载小型升降机等组合在一个车厢内,甚至还在车厢内设计了一个小卧铺,以方便卖棉人夜晚休息。改装后的流动卖棉车,一次可携带能做1000多床棉被的物料,实现了“一车在手,走遍全国”。
“陈老板改装的卖棉车,每到一个地方,不用卸车,10分钟左右就可以展开,投入使用,省时省力,深受老乡们欢迎。”前来取车的卖棉人高团召说。
据陈松印介绍,他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组装的电脑绗缝机,在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老乡们普遍反映故障率低、结实耐用,目前他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春节前的订单,到现在也没有做完。”陈松印说,“主要是我改装的卖棉车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所以说订单格外多。由于场地太小,一年只能改装200多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