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丙宇刘亚鑫通讯员张萍萍
6月8日,骄阳下,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祝楼乡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内,一顶顶黄色草帽在田间地角移动。
“这是试验成果,收获要细致。”小麦试验田里,正用镰刀收割小麦的祝运宝停下擦了把汗说,割下的麦穗要送进实验室进行“考种”,人工收割才能不让麦穗混杂。
祝运宝是祝楼乡蒙城村人,跟土坷垃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他,如今已从农民转型为育种中心的技术工人,不仅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更是和一大批农业专家成了“同事”。
这样奇妙的变化,缘于几次“落户”:2012年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落户祝楼乡;2018年,全国首个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落户祝楼乡;2022年,中原农谷建设方案出台,强力整合全省种业科技资源和力量建起科技“芯”城,平原示范区成为“一核三区”中的“一核”。
而五分之四地域都处在平原示范区核心建设区的祝楼乡,自然成了核心中的核心。先正达夏玉米研发中心、河南大学农业科技园、中农发种业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等项目落地生根。
“科研院所、企业流转乡里土地2万多亩,用来搞科研、育种子。”祝楼乡政府办公室主任李世营说,今年祝楼乡小麦种植面积有4万多亩,有一半都用来服务中原农谷。为了这些科研田、种子田的安全,祝楼乡党员群众上下一心保丰收。
志愿服务护“三夏”。组织成立生产服务抢收队,帮助村内外出务工人员,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抢收抢种,并为农机人员提供机械检修、物资保障。
党员发力战“三夏”。全乡75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禁烧值班点;乡、村两级对广场、闲置仓库及主要道路杂物进行清理,为群众收麦晒粮提供场所。
祝楼红,麦子黄,中原农谷发展有底气、势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