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初次产卵、孵化,估计超过200万尾,健康状况良好!”6月12日,嵩县陆浑鱼种场,正在观察鱼苗的洛阳师范学院张耀武教授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标志着伊河鲂鱼亲本落户洛阳后首次人工催产孵化成功。
伊河鲂鱼是我国地理标志认证产品,也是洛阳特有的地方珍贵鱼类。
2011年4月,嵩县陆浑水库首次发现几条几近枯竭的伊河鲂鱼,经过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异地精心保护繁育。2023年2月底,800多尾伊河鲂鱼回归故乡陆浑水库。
伊河鲂鱼回归后,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洛阳师范学院共同发力,对伊河鲂鱼生长环境进行严格监控。据介绍,自然条件下,伊河鲂鱼也可以正常产卵和孵化,但是孵化率极低,不利于保护和发展。挑选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统一注射促排卵激素催产,可以促使集中排卵,进而获得优质、整齐和规模数量的苗种,提高孵化率。
今年是“伊河鲂鱼”回归后的第一次产卵,洛阳即遭遇天气多变、气温反常。为准确掌握伊河鲂鱼亲本成熟度,把握合适催产时机,技术人员与洛阳师范学院专家多次前往鱼种场,记录水温变化、查看性腺发育情况。6月8日,开展了第一批人工催产:对40尾雌鱼、44尾雄鱼注射了促黄体素释放激素药品,产卵300万枚。
洛阳师范学院教授张耀武介绍说,伊河鲂鱼保种基地“迁回”洛阳,意味着洛阳伊河鲂鱼资源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人工催产,标示着伊河鲂鱼“繁育”彻底本地化;伊河鲂鱼“洛阳宝宝”诞生,对于种群扩大、丰富水生物多样性、开发保护利用等将起到积极作用。
(许金安江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