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起来 旅游热起来 第三届国际蒙古羊高峰论坛在郑召开中原名瓷精品“黄河流域”巡展开幕台前羽绒“温暖”俄罗斯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我们累一点农民的担子就轻一点山小麦历险记图片新闻彩色的 富硒的乡村建设的“新乡县方案”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1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6-14

山小麦历险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李萌萌6

月13日,赤日炎炎,淇县黄洞乡鱼泉村平整的空地上、马路边铺满了晾晒的小麦。

摊铺、晾晒,每隔半个小时,村民冯水英便要到村委会前的空地上翻晒一次她的新小麦,豆大的汗珠掩饰不住她的兴奋,“今年收麦不容易,我这 5亩小麦长得不赖。”捻起几粒放到嘴里,“嘎嘣脆。”

冯水英的“山小麦”紧连着省道,是赶着雨点用收割机“抢收”回家的其中一户。

鱼泉村位于淇县深山区,麦田地块小,由于土地干旱成熟得早,一周前连续的降雨,愁坏了鱼泉村村民。为村民抢收小麦,成了鹤壁市烟草专卖局驻鱼泉村第一书记徐成城和淇县县委办驻村帮扶队的“头等大事”。

山里农机少,徐成城和驻村帮扶队上门联系淇县农业农村局,协调了 2台中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趁天晴,就得抢收快收。”徐成城说。

龙口夺粮,机收人力全跟上,驻村书记、驻村帮扶队队员、村“两委”干部、党员组成应急抢收志愿服务队,全面排查在外务工、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无劳动力等困难群众,发挥党员联户、干部包片、志愿服务等机制作用,建立夏收帮扶台账,开展“一对一”“组团式”帮扶。

接力也需爱心,农机手、志愿者,在鱼泉村忙于“三夏”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徐成城为其“标配”矿泉水、草帽、毛巾等物资,这来自淇县的一家爱心企业助力。

“连续阴雨天气,俺这小麦没受一点影响,这得感谢驻村干部和帮扶队的帮忙。”冯水英拿出手机,指着微信里唯一的群聊点开,介绍着县、乡、村里一条条有关收麦、天气预报、储存、晾晒、收购的信息。

6

月 7日,鱼泉村的140余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成。“每亩产量1200余斤,与收粮点约好了,下午来收麦,一手交粮,一手给钱。”冯水英开心地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