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振养殖的大闸蟹
□本报记者赵博文/图
“青壳、白腹、黄爪、金毛,这是大闸蟹中的‘顶配’。”7月2日,长垣市赵堤镇博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永振指着刚从塘里捞起的螃蟹说,能有这么好的品质,离不开家乡的好水。
2012年,在外打拼多年的赵永振事业有成,积极响应政府返乡创业的号召,回到赵堤镇创业。
“我以前就是个地道的农民工,建筑、保温、防腐这些活都干过,干了十多年攒了些积蓄,当时也30岁了,不想继续在外漂泊,就琢磨着回家乡干一番事业。”赵永振说,原来在江苏打工时,我了解到大闸蟹市场前景广阔,联想到家乡紧邻黄河,有“豫北小江南”的美称,再加上家乡当时正在搞“静美水乡,水墨赵堤”建设,我就想利用家乡的水资源成立合作社养殖大闸蟹。
赵永振家早年挖过塘养过鱼,但对于养蟹,一家人却是一窍不通。为了学到养蟹技术,赵永振在成立合作社前,专门到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免费打了4个月的工,边干边学。
“养蟹先养塘,好的塘口环境对养蟹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要管理好水草。”赵永振说,塘里种的是伊乐藻,可以起到净化水质、提供食物、增加躲避空间的作用。螃蟹苗从入塘到上市需要脱5次壳,刚脱完壳的螃蟹就像剥了壳带着膜的生鸡蛋一样嫩,这时需要水草提供躲避空间,减少同类和鸟类的伤害。
养蟹的头三年,赵永振因为经验不足,水草管理不到位,导致没有什么利润。
为了从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赵永振一家搬到了塘边居住,这一住就是11年。11年下来,赵永振的养蟹水平越来越高,养殖规模也从原来的几十亩发展到了如今的300多亩。
赵永振的合作社,每年正月十五左右往塘里投放蟹苗,中秋节前后螃蟹上市销售。等螃蟹卖完,他就把塘里的水草捞出,再把水抽干,进行晒塘。晒塘可以杀灭病原体,要从11月份一直晒到次年1月份。
“好水养好蟹。经检测,我们这儿的水是弱碱性,阳澄湖的大闸蟹之所以好吃,就要归功于弱碱性的湖水。”赵永振说,得益于这种弱碱性的水,养殖出的大闸蟹肉质紧实、甘甜。
品质上去了,销路就不用愁,到了螃蟹上市的季节,慕名而来的客商蜂拥而至。
发展壮大起来的合作社,解决了附近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据赵永振介绍,长期在合作社务工的有七八个人,每月工资2500元左右,到了忙季,还会请几十名村民来帮忙,每人每天工资80元。
“我希望通过‘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让更多村民通过参与螃蟹养殖增收致富。”赵永振说,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全力打造万亩蟹园,争取成为豫北最大的大闸蟹养殖基地。
扫一扫,看赵永振如何养出“顶配”大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