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岔河则乡郑家梁村村民柳贵生都快忘了原来的伙场是什么样子了。
“现在的伙场已经不再是之前的伙场了,改造之后修了养殖棚,又在旁边种了花栽了树,整齐又干净。”他说。
6月27日,沿着养殖棚内新修的小路,柳贵生推着饲料车在自家的伙场地上喂羊喂牛。利用改造后的伙场地进行养殖,柳贵生家一年增收了3万元以上。
什么是“伙场”?据了解,在榆阳,当地群众习惯把自家房前屋后自由圈占的土地称做伙场。
伙场改造前,村民在里面堆放的全是杂物,种植区、养殖区、生活区不分,不仅环境差,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为此,郑家梁村因地制宜进行设计整改,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245户中106户已经改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伙场经济。”岔河则乡副乡长朱新伟介绍说,除了房前屋后,废弃的院落空地也被改造成便民驿站、伙场家畜自助服务点、伙场废旧物品回收点等公共设施,不断焕发出新生机。
朱新伟说:“我们以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为导向,以增加居民收入为根本,探索实践出‘整伙场、改圈舍、建园子、兴产业、美环境、促振兴’的伙场经济发展思路。”
目前,岔河则乡正以石峁村为起点、岔河则村蒋家湾为终点、通村公路为主轴,合理布局5个伙场功能区,发展鲜食蔬菜、林果采摘、家禽散养、产品加工、绿色家畜5种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产业要兴旺,环境也要美。伙场变花园、村庄变景点,在巴拉素镇新庙滩村王家峁已经变为现实。
每天早晨和晚上,78岁的村民刘殿玉便会沿着家门口修建的小路,步行十分钟走到村里的“CBD”健身。
“以前这儿就是一片荒地,什么都没有,改成公园后我们都会来这里坐一坐,很热闹。”她说。
刘殿玉口中的公园是王家峁利用腾退出来的30亩公共空间开展裸露土地综合治理,就地取材打造的“王家峁伙场公园”,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村民休闲的首选去处。
行走在王家峁,农户房前“小花园”整齐划一、美观大方,家风家训统一上墙,石板路上“尊敬长辈、勤俭持家”“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勤俭节约、与人为善”的家训牌也不时映入眼帘,处处彰显着改造的用心。
巴拉素镇镇长杜梦晨说:“我们在全域进行伙场建设,将发展伙场经济与群众增收致富、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创新相结合,集中精力打造了一批致富伙场、生态伙场、干净伙场、文明伙场、和谐伙场。”
利用群众房前屋后这块“小伙场”,链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个“大战略”,榆阳区已经将方块伙场地打造成了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末端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