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解锁幸福密码淮滨县 科学田间管理 水稻长势良好太康道情下乡 博得喝彩一片图片新闻汝阳县临时瓜果市场为瓜农解忧项目千帆竞发展热潮涌村里事变成村民自家事河南省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月启动荣获“中国耐火材料之都”称号全力当好企业“娘家人”“两结合两聚焦”提升财政资金效益爱心人士助力人居环境提质昔日废弃地今日欢乐园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32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7-07

乡村文化解锁幸福密码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刘景华通讯员李雯邢博

7月5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灵宝市黄河岸边的函谷镇东寨村大风车游乐场,村民席地而坐,欢声笑语,一场公益电影放映给村民带来了夏日的欢乐。

“前几天文化惠民戏曲才演完,今天又放电影,现在隔三差五都能在家门口欣赏到精彩节目,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到村里看黄河,赏美景,品小吃,真是热闹!”68岁的村民候引群搀扶着腿脚不便的老伴来看电影,心里乐开了花。

灵宝市以九曲黄河观景台为核心打造旅游景点,木栈道、游乐场、采摘园等吸引游客观光旅游,先后举办了“黄河之恋”大型文艺演出、广场舞大赛、沿黄乡村示范带送戏下乡、红色文艺轻骑兵、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吸引游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灵宝市充分利用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和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夜经济、乡村旅游,实现文化与农业、旅游业等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广大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阳平镇大湖村投资1500万元,建成集矿洞探险、文化科普、淘金体验、学农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带动了村里的饭店、住宿等产业的兴起,解决了百余村民就业问题。涧西区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在西华社区打造唐风民俗体验区,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集体经济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目前,灵宝市建成了灵宝苹果特色小镇,创建了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河南省中小学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举办苹果文化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等产业综合体。灵宝市大力引导5个沿黄乡镇不断培育壮大农旅、文旅等主导产业,建设“六个万亩”基地,打造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灵宝样板”。

灵宝市不断加强核心价值观普及实践,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该市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文明乡镇、文明村以及“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建成村史馆、党建培训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党建主题公园、党建文化长廊等一批高标准多功能服务阵地,培育了“田园西册”“樱桃小镇”“果香冯家”“书香文峪”等一批特色品牌;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朱阳、豫灵等乡镇大力表彰“乡村振兴带头人”“最美豫灵人”,带动了乡风文明和社会新风尚。

植根群众,惠及群众。灵宝市不断探索文化合作社发展建设,以建设“乡村文化合作社”为抓手,将群众文化活动与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相结合,在建设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创新,将文化融入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着力满足村民求富、求美、求乐、求新的愿望。焦村镇充分发挥乡土人才、文化资源优势,举办“工生杯”农民篮球赛、农民歌手大赛等品牌活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乡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目前,灵宝市组建了62个乡村文化合作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培训、发展会员、培养新秀;组建文艺团队214个,社员2800余人,每年举办文化活动400余场。

灵宝市乡村文化汇聚起发展的强劲动能,正在解锁蓬勃发展的“幸福密码”,点亮乡亲美好生活。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