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解锁幸福密码淮滨县 科学田间管理 水稻长势良好太康道情下乡 博得喝彩一片图片新闻汝阳县临时瓜果市场为瓜农解忧项目千帆竞发展热潮涌村里事变成村民自家事河南省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月启动荣获“中国耐火材料之都”称号全力当好企业“娘家人”“两结合两聚焦”提升财政资金效益爱心人士助力人居环境提质昔日废弃地今日欢乐园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32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7-07

村里事变成村民自家事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宋广军通讯员张浩刘楠楠

7月5日,记者在长葛市大周镇和尚杨村的电力爱心超市看到,米面粮油、笔本文具、锅碗瓢盆、特色农产品等商品整齐排列在货架上,不少老人小孩来到超市,正在参加村里组织的安全用电、防火、防溺水有奖竞猜活动。

“手上有水的时候,能不能拔电源插头?”

“小朋友能不能独自到河边玩?”

…………

“最后一个问题,对电击所致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每分钟应该挤压多少次?”

“这个我们老师讲过,应该是60至80次。”村里一名九年级放暑假的男孩回答道。

“回答正确,积1分,活动结束。”正在分发竞猜礼品的超市运营人员胡伟杰告诉记者,夏季是用电高峰期,学生们也都放假了,就组织开展了这次夏季安全用电、防火、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为村民的安全添一份保障。

“看看我多少分了,能不能兑换两袋米、一瓶醋?”村民杨亚生问。

“您这积分刚好够用,一袋乳玉皇妃大米35分,海天陈酿醋8分,一共是78分。”工作人员王萌宇查看了杨亚生的积分后,把兑换的物品递给了杨亚生。

据了解,杨亚生所使用的积分,是他参与村集体活动、参加志愿服务、获得荣誉称号等活动获得的,也是和尚杨村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的有力抓手,通过把人居环境、移风易俗、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及村重点工作等项目列入评分标准,通过积分兑换物品的方式,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下午3点,村里的几位村民顶着烈日,开着环卫车、拉着扫帚等工具,准备打扫村里的卫生了。“这是村里组织的活动,主要是打扫村里的道路,这样的活动我每次都参加,我算了算,还差15分就可以兑换一个煎烤机了。”村民兰好学说。

积分虽小,效果十足。随着积分制深入人心,村民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只要是热心公益、参与治理的好事,他们就会主动参加。以分兑物,良性循环,全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据介绍,和尚杨村的电力爱心超市建成于2022年7月,是许昌市首家电力爱心超市,在单纯的爱心超市基础上,还植入了“光明驿站”内容,实现“一场景多功能”,通过“电力网格员”及时上门服务,“村网共建”护航村民用电无忧,打通了供电服务“最后一百米”。

“小小积分将乡村治理内容量化为积分,把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成群众‘自家事’、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通过物质和荣誉的双重激励,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村民的参与感,助推乡村治理再上新台阶。”和尚杨村党支部书记杨景涛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