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精品磨“鉴”中原便民出实招跑出新速度蹚出“心”路子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42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7-21

便民出实招跑出新速度蹚出“心”路子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七项举措暖心实施惠民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郭培远通讯员徐翠英张婧文/图

康复前街、康复后街,两条路的命名,寄托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美好期望。坐落其间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五附院),原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始建于1915年,百余年来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书写着一段又一段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的佳话。

步入新时代,郑大五附院乘“云”而上,创“心”服务,在不断增强硬件软件实力、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在全省医疗机构中首家推出AR导航系统,以“便民就医少跑腿”等七大举措为支撑,谋惠民之策、行便民之举、解民生之忧,带动百年老院再迎新发展。

推行病区结算服务拓展结算渠道

就医购药不带卡看病只需医保码

“云”时代“心”便民

大数据、信息化,随着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应用和迭代,医疗服务进入全新时代,乘数字化“东风”的郑大五附院,也迎来一次乘“云”而上的跨越发展。

改变带来什么?发展为了谁?每一次变革背后,都值得深思。郑大五附院领导班子认为,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守护人民健康,发展的宗旨就是不断满足患者需求。

目前,郑大五附院拥有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19个:康复医学、消化病学、神经外科学、血管外科学、神经病学、整形外科学、呼吸病学、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学、伽马刀治疗学、小儿内科学、肠瘘与临床营养学、胰腺癌纳米刀治疗学、颅神经疾病学、康复工程学、视功能及低视力康复学、脊柱微创与康复学、社区护理学、康复护理学、全科医学;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3个:泌尿系统肿瘤学、女性盆底康复学、临床药学。成立于1997年的郑大五附院康复医学科,是河南省建科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康复医学科。

奋进路上,综合实力的提升永不停歇;每时每刻,对患者的呵护从未缺席。

一件件小事儿,方便着万千患者。

康复楼、影像中心、门诊楼、体检中心、住院部……偌大的院区里,如何快速找到要去的科室?放在以往,不少患者只能不断询问,边走边打听,既耽误就诊又徒增焦虑。

现如今,郑大五附院的贴心服务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医院上线了AR智能导航系统,借助手机App小程序,患者只需将要去的科室设置成目的地,利用手机扫描定位,就可以以360°实景导航的模式跟着箭头快速抵达,求医问诊少走弯路。此外,郑大五附院还将导医台、茶水间、卫生间等便民服务定位加入该系统,患者按图索骥即可,方便快捷。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只是郑大五附院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缩影。郑大五附院党委书记韩晔说:“作为河南省首家使用AR导航系统的医疗机构,我们会持续丰富该系统内容,增加更多的锚点,站在就医群众的角度,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就医体验。”

会诊、转诊一站式服务,郑大五附院紧盯群众就医过程中的“关键小事”,优化整合医疗资源和服务流程,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

建“圈”搭“网”便捷转诊

双向奔赴畅通上下级医疗机构绿色通道

“滴滴……”手机微信提醒不断,郑大五附院医联体建设与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查看后迅速处理,并不忘给对方回复处理结果。

500多人的微信群里,发出消息的是家住郑州市蜜蜂张社区的康女士,因为身体原因,她申请前往郑大五附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通过郑大五附院创建的双向转诊工作平台,蜜蜂张社区医生将康女士的转诊单提交,郑大五附院工作人员将转诊信息发送给对应诊室,帮其联系、预约好检查时间、地点,康女士在社区缴费后按照约定时间前来检查即可,省去了在郑大五附院挂号、缴费、排队等诸多程序。

“考虑到基层医师使用信息平台可能存在不会操作或操作不便等问题,我们专门开通了微信群。”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来看,郑大五附院的“朋友圈”正在持续扩展,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和患者都将享受到这一便捷服务。

打造这样一条绿色通道,郑大五附院工作人员俨然就是患者的健康管家,远在外地的患者则是最终的受益者。持续出现头晕、头疼等症状的扶沟县患者汪强,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脑内肿物压迫重要神经组织,需尽快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扶沟县人民医院随即通过远程医疗协作网与郑大五附院专家开展线上会诊,并为其开具电子医保转诊单,郑大五附院立刻派出急救转运车。由于准备充分,汪强到院后在最短时间内做完各项预约检查,后续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手术救治。

截至目前,郑大五附院共服务医联体双向转诊康女士、汪强这样的患者3.3万余人次,其中上转患者2万余人次、下转患者1.3万余人次,年均服务5500余人次,转运危重症患者年均600余次。

MDT模式“一站式”诊疗

多学科诊疗模式

在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汪强及其家属不止一次听到一个新词:MDT。虽然对MDT的具体含义不是那么清晰,但他们明白,汪强的快速康复,得益于郑大五附院组织的多学科专家共同诊疗模式。

对于医院和医生而言,科室要专、医术要精,而对于患者而言,多种疾病往往需要多学科参与治疗。

郑大五附院组织成立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对患者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系统化、个体化、规范化和全程、全方位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开展院内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就是改变让患者在多个科室、多个专家间往返就诊的传统模式,患者不动,集全院之力组织医生团队走到患者身边,提供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疾病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针对老年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系统或脏器的承受能力,最后给出一个尽可能合理的方案,多学科诊疗模式此时就派上了大用场。”郑大五附院医务科负责人7月10日对记者介绍说。

截至今年,郑大五附院共批准单病种多学科诊疗团队39个,其中门诊6个、急诊3个、住院部30个,多学科诊疗专家队伍达200余人,涵盖4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年均参与MDT诊疗门诊急诊1100例、住院1000余例。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挂号、开单、诊疗、缴费、医技检查,一套流程下来,让人直发蒙。郑大五附院坚持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采取多种便民措施,针对性解决患者排队难题。

在医技检查方面,郑大五附院建立集中预约信息平台,实施门诊、住院一键全预约,共开通诊间预约、电话预约、自助机预约、集中预约、现场预约等5种预约方式,开放至少1个月的检查号源,方便患者合理安排检查时间,门诊患者实现医技检查24小时内完成,并实现检查结果电子化流转共享。

按照以往的门诊就医流程,患者需要频繁奔波于人工收费窗口和科室之间。现在,郑大五附院患者可以通过6种支付渠道和7种支付方式在诊室完成缴费。

除了开通医保电子凭证、医保刷脸支付等功能极大地方便患者,郑大五附院还贴心为不熟悉智能服务的老年人保留了传统人工窗口,让老年人在智能时代获得更多便利和幸福感。

去年5月,郑大五附院率先在省内建设完成线上医保结算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运营拓展,医院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场景应用更加广泛,顺利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建档、预约挂号、诊间结算、药房展码取药、打印报告等全流程应用。

纾解“堵点”被动服务变主动

过去,郑大五附院住院患者在拿到医生开具的住院证后,需到门诊一楼窗口办理入院登记,完成后再到病房楼护士站办理入住科室的手续;出院时亦然。

为优化流程,方便住院患者,郑大五附院梳理入院登记及出院结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各类问题,针对“堵点”逐个优化,财务部对全院护士培训,推行病区结算服务。

现在,患者拿着住院证可直接前往护士站办理入院,治疗康复后,在人工窗口结算基础上,患者或其家属通过病区护士站或移动推车即可完成即时结算、即时报销、即时提供电子发票。

病案复印服务,在以往常给患者带来很多困扰。

从历史资料数字化扫描、病案通应用到无纸化归档系统、自助打印机……近年来,郑大五附院不断提升工作效率,通过严抓二日归档率、提升病案归档速度和质量、持续加大线上预约宣传、减轻患者往返医院打印病案负担,缩短患者打印病历等待时间。

同时,便民化的病案复印方式有了多种选择。患者可以持有效证件到现场人工窗口或者病案自助打印机办理,也可以通过微信关注病案通公众号、郑大五附院互联网医院、郑大五附院官网病案复印模块进行线上病案资料复印申请业务,支持线上预约、线上支付,也可以预约自提或者邮寄到家。

目前,郑大五附院病案复印线上预约率和邮寄率不断提升,真正实现让患者少跑腿、享便利。

郑大五附院院长郑鹏远说:“医疗是民生大事,郑大五附院将不断优化流程,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