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我热爱农村这片土地,家乡更需要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杨曼,靠着刻苦努力考上了东南大学的研究生。在毕业择业期,她果断放弃了留在南京工作的机会,通过河南省2022年定向选调生招录考试回到家乡商丘,被分配到商丘市委统战部工作。目前,杨曼在虞城县城郊乡郭土楼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基层是干部成长的最好“课堂”、最厚“沃土”,也是锻炼青年的“磨刀石”,是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到基层一线学习历练,既是选调生成长成才的最佳选择,也是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历史机遇。
“来到基层就要把学历清零,这里处处是学问,人人是老师,我要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虚心学习,不断实践,用青春涵养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杨曼在驻村日记中写道。自驻村以来,杨曼便全身心地投入基层工作中,围绕全面乡村振兴战略,找准自身工作定位,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掌握村情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杨曼充分利用基层各项排查任务,脚踏实地调研走访了解村情。围绕房屋建筑安全排查工作,她同村干部用时半个月走遍全村947户,将全部房屋信息完整录入系统,对全村房屋信息有了全面了解;围绕监测户排查工作,她深入走访130户脱贫户和5户监测户,张贴“明白纸”,详细讲解相关政策,全面了解每一户的情况,积极做好帮扶工作。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杨曼通过多次排查走访工作,不仅增进了与村民的感情,而且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村民眼里,杨曼不仅是个“实干家”,还是一名“小画家”。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胡同里的墙画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是杨曼便和有绘画功底的村民共同参与创作民俗画,一起打造以乡愁为主题的“老胡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营造和谐文明美丽乡村。村里“古风打卡地”的荷花墙绘以及厕所门口墙面上“奔跑的男孩”都是她的杰作。这些绘画不仅得到村民的赞扬,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纷纷打卡拍照。
郭土楼村杨善庙是全国以孝治家示范基地,长期践行以孝治家理念,村里的孝善大食堂每周五中午都会为老人提供免费午餐,杨曼常常去做志愿者,为老人盛饭端菜,陪老人聊天,深受村里老人的喜爱,是大家心中的“好闺女”。
母亲节时,杨曼用心为郭土楼村200多位老人举办了一场“弘扬孝道感恩母亲”母亲节主题活动,为老人们准备了经典戏曲表演、美味饺子宴和暖心小礼物;在端午节,她又亲手为老人们包粽子、缝制艾草香包,这些行动获得了老人们的一致赞赏。
在农村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村里为此建立了一所乡村书院。驻村后,杨曼便成了书院的负责人以及孩子们口中的“杨老师”。
每逢周六下午4时30分,杨曼都会准时为乡村书院的留守儿童上国学课,带领同学们诵读《弟子规》,讲孝善故事,教会孩子们懂得感恩父母,做到日行一善,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六一”儿童节,她主动联系商丘市委统战部和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商丘办事处,为郭土楼村乡村书院的孩子们捐赠价值1万余元的学习和体育用品。“看到孩子们背着新书包,抱着篮球时幸福的笑脸,我心里也无比快乐。”杨曼说。
自驻村以来,郭土楼村在“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的基础上,又先后获得河南省“五星支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河南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在工作中,只有扑下身子,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基层工作,用真诚和实干才能收获大家的一致认可。下一步,我将在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主题民宿,立足竹林特色资源、成立竹制品加工厂等方面继续贡献选调力量。”杨曼充满信心地说。
(李燕高会鹏陈炫羽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