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庙村摘“星”记十岭村“突围”记大于村的幸福秘诀临颍选育“创业型”村支书赋能乡村振兴宝丰宅基地改革改出“精气神”为优秀学子发放助学金金秋助学筑梦前行29名准大学生获奖励图片新闻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74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9-05

大于村的幸福秘诀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村委会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培训夜校,指导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成为太康县有名的蔬菜大棚种植、销售基地

●村里修路、建游园、户厕改造,栽种绿化苗木,整修废旧坑塘,开展“美好家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乡风文明建设丰富多彩

□本报记者巴富强通讯员郜敏青俊丁留勇

9月2日,吃过晚饭,王永军就来到村文化广场,和其他村民一起,伴随着悠扬、欢快的音乐旋律,踩着舞点跳起了广场舞。“劳碌了一天,在这里跳跳舞、健健身,一天的疲惫一扫而光,生活越来越好咯!”王永军乐呵呵地说。

王永军是太康县城郊乡大于村村民,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他流转20亩土地建起40个蔬菜大棚,靠着种植辣椒、西瓜、豆角等瓜果蔬菜,走上了致富路。一开始,王永军也不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村委会就把农技人员请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他。王永军吃苦好学,渐渐地成为当地大棚蔬菜种植“土专家”。

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在城郊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于村就在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助推乡村振兴方面破题探路。

大于村紧邻县城,村民有种植蔬菜的基础,于是,村委会就在村里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培训夜校,聘请农技人员来村里给村民传授大棚蔬菜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同时,根据村民意愿,积极牵线搭桥,帮村民流转土地,让村民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经过村委会的努力,大于村很快成为太康县有名的蔬菜大棚种植、销售基地,西瓜、豆角、西红柿、辣椒等瓜果蔬菜一年四季不断,吸引八方客户前来洽谈收购。

发展大棚蔬菜产业也带动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就业,聂楼自然村村民王锦杰就是其中一个。王锦杰有2个子女常年在外务工。日常,他和老伴在家照顾孙子孙女上学。“送孩子上学后,我们心里都感觉空荡荡的。”王锦杰说,那个时候,他常常在心里想,“如果能在家门找一份挣钱顾家两不误的工作,该有多好啊!”

很快,王锦杰的期盼在大于村“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中实现了。在村委会的帮助下,王锦杰和老伴来到王永军的蔬菜大棚当了一名临时工,每天每人60元。“活轻松不累,还能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真是太好了。”王锦杰高兴地说。

可是,村委会在走访中又发现,村民物质富裕了,但精神文化生活也想更好一些。就此,一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大于村全面打响:修路、建游园、户厕改造,栽种绿化苗木,整修废旧坑塘,开展“美好家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乡风文明建设丰富多彩。

如今的大于村,一条条水泥路平坦整洁,通达到户,家家户户墙壁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传统彩绘漫画,为村里增添了别样的美。“出门见绿,走几步就是小游园,现在的生活一点都不比城里差。”侍弄着家门口的绿化树,72岁的王在生老人笑声爽朗,“‘五星’支部创建,创出了我们大于村的美好新生活。”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