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宋广军通讯员李水安黄琨
秋日的许昌市建安区天高云淡,风物润泽。沿着新元大道一路东行,满目苍翠、处处皆景,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仿佛一幅浓淡得宜的山水画。
“家门口就是生态旅游养生产业带,我和老伴儿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出去散散步,俺村环境好、空气好,生活可美了。”9月23日,建安区五女店镇老庄陈村75岁的陈全玉乐呵呵地说。
陈全玉和老伴儿的晚年生活舒心可意,得益于近年来建安区推进实施的城乡融合发展。建安区明确了“一心两轴三带四区五支点”的总体空间布局,统筹城市提质和乡村振兴,使城乡双向奔赴,宛如并蒂莲花,处处是景。
建好“四好农村路”补齐交通短板
路畅则百业兴。近年来,建安区大力实施“百县通村入组工程”,2018年以来,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67.5公里、桥梁36座,构成环绕建安区的292公里县道路网骨架。447公里乡道、772公里村道成为畅通城乡的毛细血管。
建安区规范建设“四好农村路”,将公路修到村门口,一张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行政村为网点的交通路网徐徐铺展,条条贯穿城乡的发展路,打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目前,建安区实现行政村和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100%,形成以县、乡道为主,通村公路为辅,迂回贯通的农村公路网络。同时,实施城乡公交“1元1票制”惠民政策,真正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2022年,建安区成功入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修通一条道路,发展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将建安区的20个产业扶贫基地、130多家社区工厂、980多家现代农场和外地企业、社会资本连接成一个整体,让“城货下乡、山货进城”更加顺畅。世纪香食用菌、霍庄社火、榆林小米、河街腐竹等一大批独具建安特色的产品商品,从山野小村走进繁华都市,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公路,这个曾经的交通“短板”,已变成当地村民幸福生活的“潜力板”。
建安区还大力实施“交通+产业”战略,投资4亿多元规划建成贯穿五女店、陈曹、小召、张潘4个乡镇的东部生态养生旅游产业带,先后引来多家特色企业,吸引周边居民组团观光旅游。同时,配套实施风貌改造、道路美化等基础设施改建工程,让昔日鲜有游客的小村落化身网红打卡地。投资打造西部都市农业产业带道路和颍河流域产业带道路,为形成产业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的都市农业新格局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公路达528条,总里程达1560.318公里,建安区2021年获评河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22年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条条赋能乡村发展的振兴路,喜迎八方宾客投资兴业、旅游观光,编织了一幅“路畅、景美、人和、民富”的绿色锦绣。
发展现代农场促进农民增收
一子落而满盘活。县域综合承载力的核心因素是产业,大力推动县域产业发展,是高质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建安区以项目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1+6+3”产业体系,探索了“村内建社区工厂、村外建现代农场”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促进村民在家门口即可就业增收。
“今天我来到乐佳这里玩得非常开心,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来到乐佳动物区这边喂小动物,我觉得这里非常有意思,下次我还要带更多的好朋友来这里玩耍。”五女店镇初级中学小学部五年级学生王铭皓开心地说。
今年“五一”假期,位于五女店镇的乐佳生活美学农场成为许昌及周边人民的热门打卡点,游客们亲子乐、赏美景,沉浸式体验娱乐项目,为乡村带来了热闹的“人气”和“财气”。
乐佳生活美学农场于2018年10月在建安区东部养生产业园区落户,总占地面积600亩,是以青少年营地教育为主导,以休闲农业为基础,集自然体验、研学旅行于一体的田园教育综合体。自建成后,美丽的自然环境、多样的娱乐设施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大家节假日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研学活动、拓展训练的好去处。
乐佳生活美学农场负责人尚丹介绍道,从2022年至今,他们接待游客将近30万人次、研学团队近10万人次,带动周边务工人员达200多人,有力助推了乡村经济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建安区已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建成社区工厂131家,并将98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现代农场管理范畴,乐佳生活美学农场、青云牧场、枫宝大地耕读实践基地等一批现代农场已成为市民假日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围绕“二产”,形成了“222”先进制造业体系。围绕“三产”,大力推进综合保税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多式联运物流港三大平台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建安区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出实招。
8月25日16时,建安区东部水厂正式供水,日供水能力达7000立方米。建安区东部水厂是许昌市首个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供水水厂,通水后将有力助推建安区乃至许昌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加大主管网连通进度,尽快实现东部四乡镇群众全部用上南水北调水。”建安区水利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等短板,建安区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全区建成污水处理厂(站)11个,户厕改造应改尽改,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域市场化,全域接通天然气管道让群众幸福生活从此“燃”了起来。
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区,从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到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2023年上半年,建安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53元,农村居民收入增幅比城镇居民收入高了近2个百分点。
城乡发展风帆劲,阔步小康踏歌行。如今的建安区,正握紧发展之钥,基础建设不断夯实,产业建设蹄疾步稳,全域经济迈上全新赛道。东部旅游养生产业带、西部都市农业产业带、南部颍河湿地产业带的建设使产城融合格局焕发出了新活力。
“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为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建安区委书记李晓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