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记者在禹州市张得镇大周村烟田里看到,一块块烟田翻滚着绿浪,一片片硕大的烟叶色泽鲜艳。采摘、打捆、搬运、装车……烟农们正抢抓农时进行采收,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距烟田不远的烤烟房外,映入眼帘的同样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杆杆绿中带黄的烟叶左排右放,被烟农整整齐齐装满了大半个烤房。
“去年种了460多亩烟叶,今年我又扩种了100多亩,今年烟叶产量、质量都比去年好!”烟叶种植大户殷阳阳喜悦地说。“政策有保证,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只要勤劳、肯干,日子就有好奔头。”殷阳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他家种植烟叶近600亩,从犁地、覆膜、种植、管护到采收,除去人工费和其他费用大约210万元,今年他家的烤烟纯收入在150万元左右。
殷阳阳告诉记者,烟叶种植现在已经成为他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种烟几年来,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张得镇位于禹州市西南部,是传统种烟大镇。为确保群众持续增收致富,近年来,该镇立足区位优势,将烟叶产业的发展纳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范畴,按照“烟成方、路成网、炕成群、可轮作”的发展思路,为烟农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保障。在持续推进千亩烟方建设的同时,全力培优育强烟叶支柱产业,实现了强镇、兴村、富农的良好成效。今年,全镇烟叶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预计产值可达2200余万元。
“我家没种烟,但是我年年围着烟叶转。”烟叶产业的发展,不仅催生了大批像殷阳阳一样的种烟大户,同时也带动了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途径,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村民李芳就是烟叶务工人员中的一员,吃苦耐劳的他对烟叶从种到管、从收到烤的所有流程和技术都门儿清,成了植烟大户争抢的精英人才,“虽然忙点累点,但在家门口挣钱,比外出打工心里踏实。”
据了解,张得镇烟叶种植和采收烘烤期从每年5月持续到10月,从育苗、移栽、管护再到采摘、烘烤等过程,共带动600多人就业。该镇还依托成熟的浓香型上六片的种植技术,积极培育本地烟农,常态化开展烟叶种植技术培训,提升本地烟农的种植水平,逐步培养了一批技术可靠的“老烟农”。同时,积极协调上级烟草部门建立配套烟炕402个,满足全镇烘烤需要;在烟叶生产过程中,为烟农免费提供肥料,发放犁地耙地补贴,帮助烟农解决种、采、收、烤、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真正打通服务烟农的“最后一公里”。
张得镇党委书记周金伟表示,烟叶种植不仅使烟农得到了实惠,还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下一步,该镇将加大扶持力度,在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种植、促群众增收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农户管理和烘烤水平,使小小“黄金叶”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业”。
(本报记者宋广军通讯员徐嘉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