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坚持解放思想创新赋能卫辉市 3.3万亩花生喜获丰收图片新闻党建“活水”润付集党建阵地升级服务群众贴心人大代表联络站解决群众“行路难”入选国家农业产业示范强镇移民村成了产业特色村腐竹产业旺带富能力强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793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0-10

党建“活水”润付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张莹通讯员李争光

10月7日,在项城市付集镇双庙村的温室大棚里,村民徐汝富正将新鲜的芹菜、西红柿装车运往商超。“我租了7座大棚种蔬菜,去年一年纯收入8万余元。”徐汝富说。

双庙村建设了17座温室大棚发展蔬菜产业,总投资288万元,吸纳村内脱贫户26人就业,年直接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3万元。

今年以来,付集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着力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文明幸福上下功夫,激活“党建+”新引擎,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党建+干部”,锻造“头雁”队伍

“基层党员干部是完善基层治理、抓实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选优配强‘头雁’至关重要。”项城市副市长、付集镇党委书记周通说,“我们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专项整治活动,补选村党支部委员14名,配强‘头雁’2名。”

按照选青、推优两个途径,付集镇重点从外出务工经商致富人才、本村致富带富能手、创业有成大专以上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推荐64名政治表现好、综合素质高、履职能力强、年龄学历优的村级后备干部。同时,选派2名优秀镇机关干部挂职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党建+产业”,带领群众致富

为推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等各项重点任务,付集镇将村集体经济破10万元作为突破口,向土地要效益。“村里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农业乡镇得向土地要效益,向产业要效益。”于楼村党支部书记刘峰说。

于楼村与河南长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接,流转土地781亩,订单种植优质大豆、玉米,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目前,付集镇流转土地面积1.2万余亩,入股群众1100户。

双庙村在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的同时,以“文旅文创”等为依托,对村庄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流转村内土地,成立“文旅+夜经济”产业园和种植合作社,发展林下养殖与绿化苗木种植相结合的高效立体种养模式,重点打造了双庙农业示范园区项目,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为源、生态园区为基、休闲旅游为韵、乡村文化为魂”的文旅文创小镇之路,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万元。

“党建+治理”,解决“急难愁盼”

为提升乡村颜值,付集镇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先后完成政府大街3000米,李大庄、苏州李、付集、付庄等5个村5360米的道路硬化,改造坑塘10个,维修机井15眼,安装太阳能路灯420余盏,打造游园4个,清理残垣断壁44处。

为提升乡风文明,付集镇以“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社会治理”为抓手,以“主题党日”和“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为载体,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59场次,评选道德模范228名,文明户210户。运用“党员联户”基层治理机制,镇里选优配强网格长284名、网格员312名,517名党员联户11278户,实现“党员沉到网格中、服务融入网格里”。同时,健全村干部定期走访群众制度,创新“清单+闭环”工作模式,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摸清群众需求,制定问题清单,畅通为民服务渠道,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乡村治理闭环,今年以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件。

“我们打出‘党建+’组合拳,筑牢战斗堡垒,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全镇上下呈现出了竞相赶超、蓬勃发展的局面。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头雁’培育、推进乡村治理、壮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周通表示。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