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仵树大通讯员崔翔殷刘博
从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2000元,到今年一举跃升至85万元,老应村仅用了5年时间。
地处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的老应村并不大,3359口人4023亩耕地,和周边村落并无太大的差别,唯一的优势是距离漯河北高速口较近,交通便利。
那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小村庄的集体经济“井喷式”暴增,并成功争创全省首批“五星”党支部?
10月12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老应村因地制宜,创造性探索了“六路”发展模式,整合土地资源,从土里“刨金”,发展壮大种植产业,大幅提升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一步步拓宽乡村振兴路,逐步实现村富民安。
地上找“路”盘活闲置资源
老应村外出务工的人员多,村里无人打理的土地种什么、如何种、怎么管,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高效农业,是村“两委”考虑的首要问题。
基于此,老应村利用土地流转有关政策,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思路,以村“两委”为主体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实施村域统筹、抱团取暖的模式,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他们以“小田并大田”的方式进行规模套种,采取“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与雪健、金囤等龙头企业签订购销合同,避免“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同质化竞争。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2600亩,占全村耕地的60%以上,参与农户达70%以上。
老应村第一步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种植,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高产、高效。
党建引“路”聚合力谋发展
走好乡村振兴路,党建引领是根本。老应村立足农业现代化要求,集聚发展合力和优势资源,努力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发展目标。
村集体成立合作社之初,村里以村民组为单位开展土地流转试点。缺资金,村干部就自己贷款;缺信任,村干部包片就一家一户去谈,最终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第一批1000亩的土地流转合同顺利签下,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了20万元。
当前,老应村以“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为载体,定期开展组织生活,管好用好网格化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农村党员“一诺三促”、无职党员“一编三定”行动,不断增强支部牵头把总、统揽全局的作用,奋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数”向“质”的转变。
政策铺“路”用好专项资金
2022年,老应村成功申报粮食烘干加工中心项目,利用160万元上级财政专项资金,建设90吨的粮食烘干加工中心,每年将投资资金的8%用于增加脱贫户和监测户收入。
2023年,老应村成功申请烘储物流基地扩建项目,利用50万元新型村集体经济项目和驻村第一书记资金20万元,购买一组300吨的粮食烘干塔,预期年收益率为10%,10%中的40%用于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30%用于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增收,30%用于项目运营维护。
为用实、用好专项资金,老应村还建立了权属清晰、职责明确、运营持续的资产管理机制,确保产业项目持续发挥效益,确保项目建设真正做到群众参与、群众受益。
品牌照“路”提升产品价值
创建优质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一直是老应村的不懈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老应村围绕农产品“种、加、销”全产业链建设,采取政策驱动、科技推动等措施,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品牌建设。
借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项目支持,村里基本实现了附近区域农产品的购销、烘干、存储、物流一体化经营,进一步推动村内产业向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同时,注册“柳塔湖”品牌,建立小米石磨加工坊,实现种植-收割-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经营,打造了小米、金丝皇菊两大特色产品,形成标准化农业产业链,品牌影响力逐步增强。
电商开“路”线上线下发力
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老应村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运营的模式销售小米、金丝皇菊、水萝卜、西瓜等农产品。同时,与政府合作,借助消费助农东风将产品上架至官网,
除此之外,老应村借力时下火热的电商平台,搭上“直播+电商”的“顺风车”,借助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创新“村集体经济+电商”的发展模式,通过“互联网+短视频”进行包装销售,加速农产品线上销售,进一步扩展了销售渠道,带动全镇乃至全区农副产品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逐步增强。
双绑固“路”稳定供销关系
为了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保证群众稳定增收,老应村积极推动“双绑”机制建立,与漯河市金盾种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引导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播种、统一管理,金盾公司主要提供种子及种植技术支持,种好的麦子再进行统一收购,通过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三方的绑定,既提升了种植技术,又规避了市场风险,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互惠共利、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在此基础上,老应村不断提升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
村集体有钱了,老应村每年把集体收入的60%用于扩大发展,其余的40%用于给老人发放养老补贴、保持村幸福院日常运行、发放优秀大学生奖学金、群众大病救助等,同时还举办各类文艺活动,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