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一个遥望春天的时节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郑召开冬至饺子宴 情暖幸福院 90后“香菇支书”的乡村振兴梦夯实“白色污染”治理产业根基方城荣膺“中国烩面之乡”当前小麦需做好苗情监测分类管理殷都区  以“动”制“冻”保生产淮滨县  稻渔共生智慧共富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46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2-22

90后“香菇支书”的乡村振兴梦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尹小剑李振阳通讯员余江

“再过几天,这些白色点状会慢慢由小变大,这几天就要特别注意棚里的温度和湿度,观察生长状态。”12月21日,在息县彭店乡恒胜食用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香菇种植大棚内,吴霞正蹲在大棚里,手把手教村民如何种香菇。

走进恒胜食用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座座香菇大棚鳞次栉比,大棚内一根根菌棒上已经长出密密麻麻的菌丝。

曾经,逃离家乡是吴霞最大的愿望。1990年出生在彭店乡一个小山村的她,曾暗下决心:“一定要走出农村,然后再也不回来了。”

经过不懈努力,吴霞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企业工作,年薪20万元。同乡同学王恒军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10月,两个人准备买车买房结婚,但吴霞突然做了一个让人费解的决定:回老家种香菇。

“千方百计逃离的故乡有着自己的根。”2016年,吴霞、王恒军二人成立恒胜食用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找场地、建大棚、联系香菇种,很快,二人用准备买房子的70万元建了10个小棚,把香菇种植基地建起来了。

2017年冬天,突降大雪。“下大雪刮大风,大棚顶棚被刮起,我和老公紧紧抓住,冻得手失去了知觉。由于风太大,邻居和村干部让我们松手,不然可能有生命危险。后来实在坚持不住了,便松手了,看到棚被刮倒,我们两个抱头痛哭。就这样几个大棚一夜之间全没了。”回忆起那一幕,吴霞眼中依然含泪。

面对挫折,吴霞、王恒军夫妻俩重新振作起来,香菇大棚发展到了11个连栋大棚,种植香菇达10万棒。

香菇种植起来了,销售是关键。吴霞、王恒军夫妻俩开着车到县城和农贸市场挨家挨户找客户,把周边所有的菜市场都跑了一遍。“好在我们的产品赢得了客户认可,得到客户的夸奖时,我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王恒军说。

“除了往批发市场送香菇,我们还跑菜馆、饭店做直销,与客户形成长期供求关系。”吴霞说,“刚开始是免费向饭店、菜馆提供香菇,因为质量好,渐渐就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如今,恒胜食用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香菇年产量达50万斤,年销售额200万元,纯利润近90万元。

为了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吴霞、王恒军夫妻俩毫无保留地免费传授种植技术,并帮助乡亲们进行菇棚选址、等级区分、市场销售等,乡亲们也纷纷在家门口种起了香菇。

因为吴霞懂经营、会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2021年5月,在王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吴霞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吴霞便积极向上级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整治人居环境,修路5.6公里、打机井40多眼,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

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吴霞开始思考如何借助互联网打开更多的销售渠道。通过赴外培训学习电商直播技能,夫妻俩搭建起了电商直播间,尝试线上销售。通过不懈努力,直播间线上粉丝量已从最初的十几人增加至几千人,抖音账号拥有10万多名粉丝,香菇也销往郑州、驻马店等地。

尝到甜头的村民看到了新的商机,都称赞吴霞是“香菇支书”。面对赞誉,吴霞说:“我只是想通过电商平台,把香菇更好地卖出去,实实在在帮助村民增收。”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