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安王博朱梦圆
“建成后将有效推动医药医疗医养‘三医联动’,让人民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致富增收,让广大游客在浓郁药香中感受中医药文化,让县域资源优势在换道领跑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势能是既定目标!”1月1日,寒意正浓,嵩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省科学院“中原药谷”科创园,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程技术人员放弃休息,紧张施工,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吕海泳一语道出了产业园的价值所在。
不只是“中原药谷”现场,在乡村、在城市,“六最”定位、“三医联动”“三创融合”等,与中药材相关的话题都是人们议论的话题,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嵩县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和“药引子”。
嵩县地处伏牛山腹地,有“天然药库”的美誉,境内富集1300余种中药材,是我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材产业十强县。
史料记载,“汤药鼻祖”伊尹在此采药熬汤治疗民疾,太医令杨上善制牡丹茶为武皇治病,“食疗鼻祖”孟诜隐居此地著述《食疗本草》。悠久的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丹参、柴胡、皂角刺、连翘、山茱萸、黄精“六朵金花”争奇斗艳,久负盛名。
“‘六朵金花’是俺山里人的金疙瘩,叶岭丹参正在走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城关镇叶岭村党支部书记董广聚说,嵩县的丹参、柴胡,有效成分分别达国家药典主要指标的2.8倍、5.6倍,品质好、价格高。目前叶岭有丹参106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形成了万亩丹参基地,开发了丹参蜜、丹参茶等延伸产品。
2023年,嵩县中药材种植面积65.2万亩,仅丹参一项,每亩收入1万元左右,中药材产业已成为集体经济增效、群众增收的新路径。
怎样让基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怎样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何从粗放型单链条供给升级为全链条的产业体系?
嵩县的做法是,打造“中原药谷”。重点围绕种质资源最地道、种植标准最严苛、产业链条最鲜明、产品标准最权威、药食同源最放心、健康养生最适宜的“六最”定位,坚持科创文创数创“三创融合”,推动医药医疗医养“三医联动”,打造“产、学、研、医、养、游”六位一体的“中原药谷·康养胜地”,争创中原康养(医疗)旅游先行区,打造河南省生物医疗先行先试试验田。
“在将近一年的‘中原药谷’建设进程中,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感同身受,受益颇多!”嵩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发展建设部主任闫晓光说。
创新大思路、实现大联合、搭建大平台、培育大产业。2023年以来,嵩县深入贯彻“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战略部署,响应省委、省政府“三业”振兴号召,与河南省科学院共建“中原药谷”科创园,目前已入驻12个院士专家团队,建成7个创新中心,联动辐射10个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探索“科学家工作室+共享平台+中试基地”运行模式,实现研发在高校科研院所,小试、中试、产业培育在园区,产业落地到企业的加速孵化协同创新体系,“研发中试+孵化加速+科创基金+产业运营”的完整创新生态系统已初步形成。
2023年11月,在第一届海峡两岸暨港澳中医药科技创新大会上,河南省科学院嵩县科创园“中原药谷”合作签约,成为引领“中原药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硬核力量。根据规划,2025年,嵩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70万亩,综合产值200亿元;2030年综合产值500亿元,上市企业3家以上,年创利税30亿元。
“打造‘中原药谷’,嵩县优势突出、责任重大;打造‘中原药谷’,嵩县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打造‘中原药谷’,嵩县大有可为、未来可期!”嵩县县委书记辛俊峰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