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丙宇刘亚鑫通讯员贾红张洁
20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实践中持续深化、不断迭代,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久久为功,影响全国。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纯农业村庄23个,如明珠般镶嵌在新乡市主城区旁,是探索“千万工程”红旗模式的“主战场”。
乡村如何升级?往何处去?找魂、找钱、找路、找人。在听民声、解民忧、助发展、谋共富的探索中,这个镇给出了“千万工程”惠民富民的“小店回响”。
起笔高处--
设施齐城乡迈向一体化
如果将小店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过程比作书法里的运笔过程,那么小店的起笔是从环境着手的:不断提升乡村“颜值”,迎来精彩蝶变。
从城区平原路转进003乡道,不出五分钟就到小店镇关屯村主干道关中路的入口,城乡道路无缝衔接。
这里坐落着设有小学、初中的关屯学校,交通便利、人流量大,路两侧是商贩们的聚集地。
1月5日上午,关中路上响起了铁锹凿雪、铲雪的声音,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们清理着路边最后的积雪。“主干道大变样,环境整治更要跟上。”村党支部书记李述杰介绍,不久前,关中路路面翻新,铺上了便道砖,还规划了商贩停车区。
不只路,墙面、坑塘、花园、电路、水管……这两年,关屯村基础设施大提升。
乡村焕新,关屯村只是一个缩影。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去年12月,红旗区“和美乡村”建设有了新目标:将在2024年年底,逐步实现乡村建设“五通八化九规范”,定下了实施特色产业强引擎、基础设施大会战、“强村富民”大增收、乡村治理固根基、乡村文明新气象五大工程。
从农民向往的生活着手,小店镇以全面开展人居环境“冬季会战”为切入点,全域整治河道排渠、路缘石等基础设施,并全面补栽绿化,确保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基本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助力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向更高水平、更广层面迈进。
行笔顺畅--
产业旺新业态繁荣在乡村
有了良好的开头,行笔顺畅。小店镇深知,要加快“一处美”向“处处美”“环境美”“价值美”转变,才能使“绿水青山”加速转变为“金山银山”。
韭菜肉、大葱肉、萝卜肉、韭菜鸡蛋……冬至,小店镇殷庄村饺子馆的多种馅料手工饺子被抢购一空。
开在村里的饺子馆为何这样火爆?这源于村支书孙红昌的“全盘谋划”--
以“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契机,规划配建民宿客栈和特色农家餐馆;聚力“一村一品”,投资50万元,以“前店后厂”形式打造纯手工水饺产业链,预计年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引进瑞之恩生物有限公司,投资900万元建设新乡市红旗区现代农业富硒产业示范区。
一个饺子让孙红昌找到了发展的方向,一群敢于创新的“小店人”打开了乡村发展的新空间,新业态如泉涌。小店镇特邀专业团队,把“和”的理念贯穿乡村建设始终,对6个先行村进行全域规划,融入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重点发展农事体验、研学采风、户外运动等。
同时,小店镇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以关屯村、殷庄村、刘景屯村为示范点,以点带面,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着力打造“专家+研学”农业产业科创试验田、“以文促旅、以旅兴农”农旅文融合发展新高地等,乡村产业蒸蒸日上。
收笔有力--
队伍强城乡关系再塑新
有了美丽环境和美丽经济作支撑,收笔有力,小店镇持续推动乡村经营、文明善治,坐落新乡主城区城边的小店镇,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路上越走越稳。
“积分卡就像村里的‘通用货币’。”1月8日,在小店镇刘景屯村,村干部徐明艳拿出紫、蓝、黄等不同面额的积分卡,讲述村民对积分的热情。
这些年,刘景屯村不断深化“党建+积分”工作模式,在全省“五星”支部创建中,成为镇里唯一一个“五星”村。“分多就奖励多,积分在干部群众心里的分量很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窦国宾说,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刘景屯村发挥积分作用,激发“乡村治理、大家参与”的新合力。
连续几日,一支队伍在小店镇多村穿梭,一场场讨论激烈的和美乡村建设座谈会召开,谈规划、说问题、互通经验。
这支队伍是“和美乡村”项目建设工作小组。红旗区精心挑选了五名干部,小店镇也配备人员组成高效务实的小组,制定了一事一专班、一村一方案、一日一调度、一周一例会、一旬一排名、一月一督导、一季一通报的“七个一”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承接到位、推进到位、落实到位。
有“政府队伍”,还有“社会智囊团”。在前期工作中,小店镇还深化校地合作、政企合作,联合行业专家深入平原路以北6个先行村进行充分走访调研,全面了解各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产业发展等资源禀赋,做到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明确方向、精准施策,为乡村建设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用不止息的探索,更新城乡关系,照亮乡村要去的方向。阡陌田野间,小店镇正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