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我们与农户签订合同,统一管理、统一配备种子、统一种植,及时做好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跟踪指导。”王志超蹚出了一条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累计服务济源及周边县市达200余个行政村,托管土地100余万亩次,直接带动180余人实现就业,带动农户平均每亩增收150元、节本140元。
王志超成长为合作社总经理和理事长,成了名副其实的“农二代”。
村支书办村里事得有方法
2020年年底,新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王志超成功当选水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90后小伙当村支书,村民们一片唏嘘:“老家伙们都弄不明白,他能干成啥?”
为什么?基础太薄弱。“巷道道路普遍没有硬化,村部办公桌椅都是淘汰下来的,第一次开党员会,一半人员都没到。”回忆起刚上任时的情景,王志超尴尬地笑了笑。
已经上任了,咋干?王志超下了狠招,先解决群众问题:“收买人心。”
垫资3万元,他为村里每家每户门口装了太阳能灯,每天晚上出门方便多了。自筹近5万元,为600多名群众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大大减轻了群众看病负担。
“小伙子有想法,能办事!”两个举措下来,村民们态度有了大转变,王志超找到信心。
趁热打铁,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入户走访,实时关注、掌握村民的生产生活、人居环境等相关情况。把“话筒”交给村民,把责任留给干部。通过征集村民最关心关注的问题,让村民代表选出十大惠民实事,让村干部认领任务,并通过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征集群众“微心愿”,从财政预算中专门划拨民生资金,用于“幸福微实事”。
把闲置土地改造成游园,增加群众休闲娱乐场所;对戏台进行改造,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设置600多个停车位,解决村民停车难题……思路新、出实招、办实事。“道路干净了,路灯亮了,小游园建起来了,文化广场还添了健身器材,群众心里高兴得很!”村民齐道文笑着说,
王志超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深得民心。
谈未来村集体经济是关键
刚从合作社忙完,王志超又跑到村里,找两户村民沟通,要在村里利用农户屋顶架设光伏项目。
“我已经和经销商谈妥了,只要安装好,商家直接支付五年的费用,这又是一笔收入,可以用来村里的建设。”王志超告诉记者。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解决村“无钱办事”难题的重要保障,更是村级党组织有效发挥职能的基本前提。
刚上任时,村集体收入不足2万元,王志超带领村干部详细盘点,对长期遗留没有收费的大棚、养殖小区等集体土地重新续约,征收承包费23万余元,并将闲置土地进行整理承包出去,为村内带来了16万元的收入。
“接下来,我将依托合作社进行发展,将村中闲置土地托管到村集体经济的合作社中,采取‘底价+分红’的模式,土地经营所得的利润按照村自留70%,剩下30%利润分红给群众,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的价值。”王志超规划好了村里未来的发展。
同时还将带领群众加入合作社,通过种、管、收、售全程化综合农事服务,成立水东村植保队、水东村耕种队、水东村收割队等,帮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按照规划,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60万元大关。”王志超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