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运来□本报记者李梦露赵博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农业抗灾夺丰收任务艰巨。减灾就是增产,为构建农业防灾减灾应急体系,我省先后制订并下发了《河南省农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等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省将规划建设一批“平急两用”的农业综合应急服务中心。
“过去一年的调研中,尽管我省的农业防灾救灾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1月28日,省政协常委、河南农业大学教授任运来对记者说,目前我省农业防灾减灾相关服务信息平台、农业基础设施和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很多农业从业者来说,种粮并非主要收入来源,因此他们进行长期防灾减灾主动性不足。例如在我们的调查中,部分农业从业者在了解预测有暖冬的情况下,依然不适期推迟小麦播期以防小麦旺长。”任运来分析。
针对这些问题,任运来建议相关部门组织涉农高校、科研单位、科技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建立长效机制,包片对接农业防灾减灾科技工作,到农村进行宣传引导,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以若干个行政村为单位,聘请农业科技人员,定期对农户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技能,强化农业从业者的防灾减灾意识。
“建议同时完善由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农业防灾救灾指挥调度机制,综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农业遥感等信息技术,健全我省农业科技应急服务信息平台。”任运来说,围绕服务农业加大对气象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气象综合预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该体系在气象预测、预报和服务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