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同创激发乡村活力改善环境助推产业发展图片新闻灯火璀璨在火店用“敬业福”换百姓“平安福”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永不落幕的“豫农优品”盛宴春节“氛围组”已就位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880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2-08

义马

改善环境助推产业发展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刘景华通讯员姚保银侯林峰)“村在林中、路在树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这是义马市各个社区如今的真实写照。全市人居环境的提升,也带动了旅游、餐饮、观光农业以及种植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义马市紧扣“城乡一体、全域城镇化”的独特市情,将乡村建设工作摆到了建设“精美之城、活力之城、宜居之城”的核心位置,以“共同参与、共同实施、共同管理、共同受益”为核心的治理理念,按照“科学规划、精心实施、项目推动、机制创新”的工作思路,高质量创建乡村建设示范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良好局面。

“之前的村道上垃圾随处可见,塑料袋和纸片随风飞扬,因此,改善人居环境,必须从垃圾治理入手。”2月3日,义马市东区街道南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旺说。

河口社区辖内有2A级森林公园清风山风景区、义马市饮用水源保护地常窑水库和省级清风山森林公园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进一步打造“生态河口”,该社区将清风湖大坝下30余亩的垃圾场精心改造,建成了总投资80余万元的粉黛草观赏园。该景点的开发,每年助力农家乐延长经营期2个月,农民还可以借此销售农副产品,年创收15万元以上,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口社区还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34500平方米的月季悠闲观光园及700米的观光步道,为乡村游增加了新的亮点。

环境的提升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吸引着浪迹他乡的游子。今年46岁的宋学礼是新区街道石门社区居民,从2009年起就在洛阳从事机械加工和制造行业。近年来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他便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经过考察对比,宋学礼选定了南河社区。2023年8月,他利用南河社区老旧学校的原有建筑改造而成的“南河人家”农家乐正式开业,不仅为南河社区带来了新的经济活力,也为宋学礼个人事业的拓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在义马市,像宋学礼这样选择回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凭借在外打拼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回到家乡投资兴业,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在家乡找到了事业的归宿和心灵的寄托。

在义马市的乡村振兴之路上,人居环境的改善和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人居环境的提升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而产业的发展又为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截至目前,义马市20个涉农社区全部获得市级以上文明社区荣誉,河口社区、南河社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程村社区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霍村社区成功创建河南省“美丽庭院”示范村,石门社区获得省级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先进社区。2022年,义马市被国家乡村振兴局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义马的乡村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域绿化美化,初步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有果,打造出了“老家石门”“秀美付村”“印象河口”“田园霍村”“休闲苗元”“生态南河”等一批乡村品牌。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了以付村花椒、石门杂粮、河口大樱桃、凤凰山大樱桃、湾子苗木、程村葡萄、廿铺白玉蜗牛特色养殖等为代表的众多特色产业品牌,为义马市的乡村振兴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振兴,所以必须加强基层一线工作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队伍。”义马市副市长何蔚说,“义马市已经着手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已经建立了137人的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同时,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管理,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培养一批扎根基层、身怀绝技的农村新型人才。”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