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涛
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是元宵节。元宵节除了家家户户吃汤圆期盼团团圆圆外,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制作各种灯盏。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将向往平安、健康等美好祝愿的祈福灯点亮。母亲的祈福灯不是纸的、萝卜的,也不是蜡烛的,而是用面蒸熟的面灯。
正月十五这天,母亲天不亮就起床去村口推碾,她先把两斤豆子碾碎,然后用细锣筛出面粉一样细的豆面,为蒸灯做准备。吃过午饭,就开始制作了。
母亲做灯很讲究。她做两种面灯,一种是白面的,另一种是白面掺豆面的。在和面的时候,先和白面,再和掺豆面的。豆面里面还要撒上适量的盐,吃起来有味。不管是哪一种面,母亲都和得特别硬,目的是捏出来的灯在上锅蒸时不变形。
母亲做灯很细致。白面灯捏上3个,是放到院子里敬天用的。还有3个苍龙也是白面做的,分别放在盛有麦子、玉米、地瓜干的大缸里。豆面灯相对来说做得多些。从一月的灯捏上一个褶到十二月的灯捏上十二个褶,每月一个。若是有闰月就多做一个。每盏灯都有一个“小鸭子”驮着,村里人都喊“鸭子灯”。
待各式各样的灯捏好了,便上锅蒸了。同蒸馒头的方法差不多,只是在出锅的时候,母亲先看看哪个灯里有水,然后数一数捏上去的褶,几个褶,就是几月,说明这个月雨水多。有时候四五个灯里都有水,母亲笑着告诉我们今年风调雨顺,一定是个丰收年。趁着热气,还要把几只“鸭子”的眼睛摁上,有黑豆放黑豆,没有也可以放高粱。早已备好的皇草灯芯也趁着热气一个一个地插在灯的正中央,然后顺着灯芯浇满花生油,就等夜幕降临了。
夜晚到来,母亲把所有的灯都点亮了。屋内灯光闪烁,明晃晃地照亮每个角落。她是那样虔诚,先把白面灯摆放在院子里敬完天,就让我们四个排队站好,依次给我们照耳朵,这样能祛百病。当我们都端着自己的“鸭子灯”找伙伴们玩的时候,母亲端着苍龙放到粮仓里,剩下来的灯就摆在家里所有门的两边。母亲在点灯的每一处来回地观看着,直到最后一盏灯熄灭。
灯是熄灭了,母亲的心里却燃起了无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