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怡然通讯员韩佳孙姝钰
2月27日,中国·南阳第十六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暨全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南阳开幕。本届论坛围绕“弘扬仲景文化--国际化·产业化·现代化”这一主题,旨在宣传推介南阳中医药发展成果、特色优势和产业政策,搭建招商引智合作交流平台,以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仲景文化国际化传播,助推南阳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宣布开幕并作主旨演讲。开幕式还进行了项目签约。本次签约项目共58个、投资总额364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44个、投资总额291.28亿元,中医药类项目14个、投资总额73.13亿元。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中医祖庭医圣祠所在地、中医药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记殷切嘱托,立足资源禀赋,强力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南阳出台《南阳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启动千亿产业培育专项行动,实施“六大中医药标志性工程”--河南国医学院筹建、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医圣文化园、市中医院新院、张仲景实验室、艾草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中医药项目,从产业链上游中医药生态农业综合效益提升、产业链中游中医药工业拓展、产业链下游中医药配套及流通数字化建设三方面重点发力,努力将南阳打造成为国际、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打造千亿中医药产业。
顺应“天时”
锚定中医药发展新高地
近年来,南阳强力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以打造“全国中医药名都”为目标,依托本地中药材资源优势,通过强化中药材种植、延长产业链条、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品牌培育,形成了以中药材示范种植为主的第一产业,以中药材生产、加工、研发、销售等精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以医养、康养、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构建了一、二、三产业联动的新型产业体系。
2023年,南阳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近400亿元,居全省地级市之首。
依托“地利”
深耕中医药“南阳品牌”
南阳地处秦岭与淮河南北地理分界线上,伏牛山、桐柏山生态系统良好,具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历史上盛产中药材共2436种,野生重点中药材934种。
优越的自然禀赋,给南阳中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南阳充分利用道地药材主产地优势,积极培育发展中医药产业,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南阳拥有以“八大宛药”为代表的道地名优药材30余种,种植面积200万亩,年产值近百亿元。西峡山茱萸、南召辛夷、方城裕丹参、唐河栀子、唐河半夏、桐柏桔梗等6个产品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阳艾、唐半夏、唐栀子、桐桔梗等4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此外,该市还完成了16个道地中药材品质评价研究,建成22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28个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1个定制药园、25个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基地、8个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西峡山茱萸种植基地、方城裕丹参种植基地被确定为国家中药材GAP基地。
善谋“人和”
龙头带动产业腾飞
南阳把中医药产业列为全市重点产业链之一,提出打造千亿中医药产业的宏伟目标,培育了以宛西制药、河南福森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企业55家,其中获得GMP认证的中药企业31家,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仲景牌六味地黄丸、逍遥丸、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注射液等核心产品连续多年占据市场优势地位;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南阳市现代中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中药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
此外,南阳通过实施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和艾产业优势再造若干措施,打造“世界艾乡”“南阳艾”“仲景灸法”“仲景灸师”四个品牌,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艾草原材料供应基地、生产加工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灸疗技术培训基地和灸疗健康服务大市,“世界艾乡”正在崛起,全市艾草产业保持全国第一的市场份额。
目前,南阳艾草种植面积近30万亩,建设5个艾草产业园,培育年产值上亿元企业6家,全市艾产业年产值150亿元。艾草产品涵盖200多个品种,市场份额占全国70%以上。2021年,“南阳艾”地理标志注册商标获批,南阳还举办了6届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叫响“世界艾乡”品牌。
天时、地利、人和,在打造成为国际、国内中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的道路上,南阳恰逢其时,善作善成,不断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南阳经济腾飞注入强大动能。
南阳中医药产业发展,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