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国宏 通讯员 范亚康 刘剑飞 陈思远
“别看这个公园小,但设施齐全,里面啥都有,我们每天都来这里锻炼,非常方便!”2月28日,在家门口“口袋公园”里晨练的西峡县市民王女士说道。
近年来,西峡县将“口袋公园”建设视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秉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口袋公园”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等优势,巧妙运用城市中的零星空间,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建设,展现空间方寸之美,成为城市更新提质中的一大亮点。
因地制宜 公园建到家门口
走进西峡县紫金街道的樱花公园,广玉兰、银杏、红豆杉等观赏树木高大挺拔,石板小路曲径通幽,健身器材、分类垃圾箱、休息长椅一应俱全。“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地,后来逐渐成了露天垃圾场,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破坏城市形象。在城市更新提质行动中,我们将这里作为整治重点,下大力气建成了这座‘口袋公园’,现在已经成了周边群众的休闲打卡地。”紫金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子鹏介绍。
西峡县将“口袋公园”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将拆违腾退的裸露土地、无人管理的边角绿地、设施不全的零碎空地等进行整合,赋予其邻里交流、休闲娱乐等功能,建成了一批小而全、小而精的“口袋公园”。据统计,目前全县共建成“口袋公园”70多处。
文化植入 打造城市会客厅
西峡县文化资源丰富,恐龙文化、重阳文化、老子文化、屈原文化等各具特色,这给“口袋公园”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该县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坚持文化为魂、生态为基、民生为本,打造特色文化主题公园。
白羽公园是西峡县的地标性建筑,这座集仿古、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历史遗迹主题公园,是在白羽城遗址基础上建成的。公园内古木参天,繁花似锦,城墙耸立,古色古香,重现了白羽古城的风采,诉说着昔日的繁华。走进公园,看历史,品文化,给人一种穿越之美。
坐落于西峡县西保路边的张江游园,是以纪念我国“马踏飞燕”的设计者、东汉时任甘肃武威太守的西峡人张江为背景,打造的一处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步入公园,能够全面了解张江的历史功绩。
除此之外,西峡县的梅园、月季园、莲花公园、鹳河生态文化园、马头砦抗战历史纪念公园、慈梅寺公园、古庄河公园等,一园一景,一园一品,都展现着西峡文化的丰富多彩。
建管并重 “口袋公园”成风景
三分建,七分管。“口袋公园”离不开常态化的保洁和维护。西峡县坚持建管并重,按照谁建设、谁管护的理念,强化属地管理,每个公园明确管理主体,细化管理责任人,确保公园环境干净,设施安全。
“每天都有人来这里打扫,到处干干净净,到这里下下棋、健健身,生活美好充实。”在张江游园健身的退休干部王大爷开心地说。
针对鹳河生态文化园、白羽公园等市民集中的公共场所,该县还建立机制,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大力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文化“六化”,全天候负责公园的安全卫生、绿化管理和设施维护,重常态,保长效,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安全、干净、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
“我经常来这里拍摄,这里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为我提供了很多创作素材。”正在白羽公园拍照的市民靳义学说。除了宜人风景,许多“口袋公园”还会定期举办书法、绘画、摄影等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口袋公园”虽小,但是却装满了幸福感。西峡县紧紧围绕“山水田园城”“文旅休闲城”“创新创业城”“生态宜居城”四城定位发展目标,突出“山、水、绿”三大城市特色,下足绣花功夫,精雕细琢,用“口袋公园”展现方寸之美,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擦亮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三块“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