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亚鑫
“作为一名农村党支部书记,我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倍增信心!”3月5日下午,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党支部书记陈来胜,忙完村务后在手机上认真研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看完关于“三农”工作的表述后,陈来胜说起自己的感受。
“忙里偷闲”学习,是陈来胜多年养成的习惯。“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追求。”这是陈来胜经常说的话,他坚持每天读报纸看新闻,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农村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满怀期待,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思考。”陈来胜说,不仅自己学,他还要带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结合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模式。
从2008年当上村党支部书记,陈来胜一直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并勇于创新。
陈来胜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一切”的信念和宗旨,创新推行乡村治理“一三五”工作法,形成乡村治理新机制;打造“小公园”“小景观”“小游园”,美化乡村形象;建设村内医疗室、自助银行、超市、幼儿园等;先后引进大小企业13家,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500多个,村民就业率达90%以上。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东大阳堤村在陈来胜的带领下,村集体收入达近3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3万元,实现了由“穷乱散差”向“稳富聚强”的转变,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森林乡村、河南省基层党建示范村等荣誉,成了美丽乡村的标杆村。
眼下,东大阳堤村正加大力度推进新项目,谋划康养项目和红色文化旅游街的建设,为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装上新引擎。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这让我非常振奋,发展新项目的信心更足了。”陈来胜介绍,“康养+医养+旅游”产业链形成后,预计可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500万元,在探路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先行一步,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