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乡村文化联盟推动区域文化共享本周郑州有两场招聘会图片新闻中牟草莓产业发展渐入佳境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3月30日开考 体育单招文化考试提醒来了淅川春季禁渔22年 丹江口水库生态效益凸显图片新闻倒计时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00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3-14

许昌乡村文化联盟推动区域文化共享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宋广军通讯员胡亚平

“这在家门口举行的广场舞大赛,看着乡亲们精神抖擞地登上舞台表演节目,我一直在鼓掌,把手都拍红了……”3月12日,说起不久前举行的广场舞大赛,鄢陵县南坞镇安头村村民程翠珠意犹未尽。

程翠珠观看的该镇组织的广场舞大赛,是许昌市破解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探索组建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助推区域文化普惠共享的生动缩影。

内容呈现从单调枯燥到丰富多彩,组织形式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发力,群众态度从观望徘徊到积极参与……近年来,许昌市持续推动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先后在全市100多个乡镇(街道)组建了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丰富了乡村文化内容,激发了乡村文化活力,为乡村振兴凝神铸魂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域推动涵养时代新风

“咚咚锵、咚咚锵……”3月11日一大早,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建安区霍庄村社火民俗文化合作社的舞龙表演开始了。

在欢快的鼓点声中,一条条巨龙在舞龙者手中激情飞扬,活灵活现。巨龙或腾、挪、穿、跃,或上下翻飞,或蜿蜒盘旋,舞出了浓郁的喜庆气氛。精彩的场面让现场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叫好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气氛十分热烈。

“舞龙舞出了霍庄人的精气神。上一辈留下的东西,不能让它遗失、断层,要下足功夫,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霍庄村党支部书记、村社火民俗文化合作社理事长霍军政说,“霍庄村是远近闻名的社火村,制作和表演舞龙舞狮已有上百年历史,但过去都是一家一户各自为战,如今通过组建文化合作社,站在更大的平台上实现共同发展,让乡村文化的土壤更肥沃、氛围更浓厚。”

“从乡村实际看,一面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仍存在短板,特别是因受文化资源匮乏、文艺人才短缺、村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困扰;一面是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较低、效能发挥不够。”许昌市文广旅局局长李绍英介绍,正是基于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和对现实的清醒思考,许昌市决定在全域打造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以创新之举破瓶颈、补短板、强基础,提升区域文化队伍能力水平和文化活动品质。

“我们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广场舞大赛、合唱比赛、唱响村歌、同绘村画、共享村晚、齐秀村艺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广大乡村群众文化素质、文明程度,从而凝聚人心、提振精神。”襄城县十里铺镇镇长郎晓豪告诉记者,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成立后,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宣传需要、乡村工作需要、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区域内全年文化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凝聚发展合力。

为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管理效能不断提升,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以“提质拓面、常态长效、多元融合”为目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等乡村中心工作,通过对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等不同供给内容的全盘筹划,统一调度区域内文艺团队、设备器材、文艺人才、活动资金。“以文化为媒,可以把分散在不同村庄的文化资源串点成线、聚线成面,携手打造文化产业带,在项目建设、产业培育、产品销售等方面实现抱团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许昌市知名民俗文化学者韩晓民说。

同时,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充分挖掘优势特色文化资源,吸纳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推进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在培育特色、合理利用和创新发展等方面下功夫,统一培育打造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主题文化品牌,提升群众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如今,许昌市已打造了“千年神垕只等你来”古镇文化品牌、禹州方山“乡贤文化”品牌、鄢陵大马镇的善孝文化品牌等20多张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名片。

精准施策文化滋养心田

前不久的一个夜晚,禹州市磨街乡刘门村文化活动服务中心灯火通明,一场以“十全‘杮’美”为主题的“乡村大舞台”演出正在进行。村庄故事、村庄生活,都由普通村民来演绎。“在这里,没有专业和业余之分,有的是淳朴的情感表达和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兼职导演、村党支部书记李海亮说。

“过去乡村夜生活单调,现在有了‘乡村大舞台’,赌博、喝酒的少了,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的多了。”刘门村村民李晓勇说。

弘扬先进文化,培育文明新风。近年来,为更好地开展乡村文化建设,许昌市委、市政府以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为抓手,通过召开推进会议、完善领导体制、营造宣传氛围、夯实工作责任,积极选树和推广先进典型,加快工作推进,让广大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截至目前,许昌市103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联盟成员单位1968个,文艺团队2562支,文化志愿者17800余人,为农民群众送去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2023年全年,乡村两级共开展文化活动13440余场次,惠及群众350余万人次。

3月10日,走进鄢陵县大马镇屈岗村,干净整洁的道路、粉墙黛瓦的民房、花香四溢的游园、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还有街角处一字排开的分类垃圾箱,共同构成一幅农村生态新画卷。

“俺村能形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离不开文化宣传队的功劳。”屈岗村党支部书记陈春生介绍,屈岗村文化宣传队发挥文艺“轻骑兵”作用,自编自演了《垃圾也能变成宝》《说说俺家的分类小故事》等小品、快板,通过搭台演出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自去年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以来,村民垃圾分类知晓率与参与率实现“两个100%”。

“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源于群众、扎根群众,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既符合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又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展示才华的平台,有效推动了区域文化繁荣发展。”韩晓民说。

凝聚合力共建美好家园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走进禹州市花石镇河东张村,村庄干净整洁,不少农户家门口矗立的大石头分外醒目--只见上面分别刻着“爱、勤、孝道、德行天下”等字样,生动展示着每家每户的“文明之美”。

据了解,在建设美丽文明河东张村的过程中,该镇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积极出谋划策、协助村党支部打造了乡村大舞台、制定了村规民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社会新风尚。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去年以来,全市建立联乡帮村“双十工作日”机制,2737名联乡帮村干部为联系点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出主意、想点子;全市各地把抓好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建立乡村两级专班研究、台账推进、清单落实等举措,进一步发挥文化在城乡基层治理中的制度约束和道德引领作用;广泛动员道德模范、乡贤能人、文艺草根等参与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以群众乐于参与的方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广泛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一场场开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公园广场的文化宣传、道德讲堂,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的心坎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文化联盟不仅整合了区域内文化设施、文化人才、文艺队伍、文化设备器材,而且依托区域内自然生态、旅游景区、传统文化、名人故居以及现代农业等资源,实施“文化+”行动,通过“文化+旅游”“文化+非遗”“文化+创意”带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形成了一大批文创、农创、农事体验等文旅消费产品,培育乡村产业,使乡村文化联盟发展更可持续,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画卷,在许昌越描越亮、越绘越美。

>>点评

乡村文化联盟赋能乡村振兴

□许昌市委政研室主任李密

成立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之举,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之策。许昌市在全域打造新时代乡村文化联盟,为全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蹚出了路子、打造了样板。

搭建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新平台。乡村文化联盟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在保证每个活动都能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符合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同时,又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展示才华的平台。

探索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乡村文化联盟成立后,打造乡村大舞台、制定村规民约,广泛动员道德模范、乡贤能人、文艺草根参与群众性文体活动,成功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实现了以强带弱、优势互补、效能叠加的效果。乡村文化联盟成立后,优质文化团队发挥资源优势、经验优势帮助相对弱势文化团队,通过具体的引领、帮带、交流等,使乡村弱势文化团队素质不断攀升,丰富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为乡村文旅文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动力。乡村文化联盟把分散在不同村庄的文化资源串点成线、聚线成面,携手打造文化产业带,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文创产品开发利用、农村农民创收致富的道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