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发力王牌闪亮培育新质生产力力促小麦单产提升图片新闻“通”往民心颜值有“范”图片新闻倒计时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01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3-15

培育新质生产力力促小麦单产提升

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李向东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个人简介

李向东,“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河南省优特产业科技支撑计划优质小麦专项首席专家,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高产栽培岗位专家,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

□本报记者李梦露李丽

不负春光,不误农时,目前全省麦苗正处于返青阶段,各地春耕春管正有序推进。

“今年小麦一、二类苗占比90%左右,比往年较好,但也有部分麦田小麦播量偏大,易造成小麦群体过大,这部分麦田应当将追肥后移至拔节期,以利于两极分化,促进多成穗、成大穗;同时由于去年冬季和今春的多次降雪,造成田间湿度大,预计今年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等病虫害可能较重发生,应及时进行预防,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不利影响;另外,河南春季气温起伏大,要注意防止倒春寒危害,保穗增粒。”3月14日,李向东向记者介绍了我省小麦当前的生长情况和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作为小麦栽培管理方面的专家,帮助小麦应对生长过程中的一切不利因素、实现稳产高产是李向东及其团队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小麦品种没有十全十美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就像中医用药一样,目的是让不同品种的小麦各得其所,将它们的产量潜力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同时通过配套技术减少和弥补品种的不足。”李向东说。

作为小麦种植大省,目前我省小麦总产和单产水平都位居全国首位,但我省耕地资源有限,将来依靠增加播种面积带来的增产也有限,如何挖掘存量,进一步挖掘和提高产量潜力,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是专家田和农户大田的产量差问题,目前我省的小麦优良品种示范田最高产量能达到800公斤,高出全省平均产量约40%,大部分农户并不能种出这么高的产量;第二是小区域高产和大面积均衡增产的产量差问题,像我省很多县的小麦平均单产已经突破500公斤,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豫北小麦单产高于豫南,更高于豫西山区,全省各地发展不均衡。”李向东分析说,“第三是如何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的问题,包括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10%~30%之间,因此做好防灾减灾减少因灾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对单产提升也非常重要。”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是要实现从品种到技术的有效集成、推广和应用。这也是为何我国、我省都将粮食增产的重心落在大面积单产提升上,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从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全环节找短板、补弱项。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为我省加速突破小麦单产提升瓶颈提供了可能。

“在现有生产要素基础上,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农业产业,不断创新研究传统生产要素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新组合、新模式,形成以智慧化和绿色化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升,科技支撑我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高,打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的根本保障。”李向东这样理解小麦生产的新质生产力。

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就是未来,这种融合也是接下来“李向东们”研究的方向之一。

“目前遥感和无人机对农田环境和作物长势的判断越来越精准,这个过程需要的是人工智能和传统农业等多个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比如无人机根据地块缺肥情况的精准识别和变量施肥,就需要大量准确的专业的农田环境数据来进行支撑和模拟。”李向东说。

李向东认为,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下,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政策等综合应用,未来河南粮食生产会朝着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在产业层面,会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在技术层面,会更加注重现代新兴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高度融合;在生产层面,会更加注重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的同步提升。要面向具体应用场景,在现有生产要素配置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究传统生产要素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新组合、新工艺、新流程、新模式,以此来实现小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整个小麦产业的质量效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