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鸽”声嘹亮三国文化旅游周4月26日启动鹤壁王家辿香椿文化旅游节开幕大棚里的“甜蜜密码”牛肉羊肉为何“跌跌不休”?图片新闻“一村万树”增绿添景路边种上黄花菜 美化环境又增收“黑臭河”变景观河“卖花”卖果还“卖枝”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17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4-10

“卖花”卖果还“卖枝”

郾城区龙城镇打造“桃产业”全链条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仵树大通讯员李永亮张琳峥马亚冰)“这几天是桃花花期,每天都有人来我们这里看桃花,这不,今天镇里又举办了桃花节,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们龙城镇的千亩桃园了。”4月3日,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十五里店村村民徐国顺高兴地说。

当天,郾城区第27届中原桃花节暨桃文化旅游节,在龙城镇千亩桃园盛大开幕。桃花节现场,不但有舞蹈、歌曲、戏剧等精彩的文艺表演,还有投壶、文创小工艺制作、公益书法家现场题词作画等活动,映衬着灼灼盛开的桃花,吸引了四方游客。

徐国顺以前种了6亩桃树,每亩能收入8000元左右,随着当地桃的知名度和销售渠道的扩宽,2020年他又承包了10亩桃园,并更新了桃树品种,收入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桃园每亩收入能达到2万元。

徐国顺的桃园“坐地起价”并非偶然。龙城镇把鲜桃产业作为培育农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内容,使“桃品牌”资源发展成为“桃产业”收入,促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龙城镇采取“党建+产业”“党建+合作社”融合模式,推动村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全力挖掘桃树“由花到果再到枝”全价值链。

在此基础上,该镇借助近郊区位优势,在道路两侧腾出售卖摊位5000余平方米,全力为桃农售桃提供场地支持。同时,牵引对接社区商超产销信息,引导果农由“随天随心”向“城区点菜桃园种”的市场导向型转变,并设计优质果箱将果品进行统一包装,以“颜值”提高“附加值”。

与此同时,该镇积极推广以果菜套种为主的果间套种新模式,引导桃农利用花期前、果期后的“空窗”期,合理搭配种植林下蔬菜;立足桃木资源优势,发展木梳制作、栅栏制作、桃木篮子等桃木产品精深加工。

不仅如此,该镇还突出“产业+”模式,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整合镇域内休闲旅游资源,举办桃花节、鲜桃采摘节,乘势推广龙城特色农副产品,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目前,桃花节年均接待游客可达20多万人次,桃花节举办以来,累计有35家食品果饮类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

“我们将继续以花为媒,借桃发展,围绕一朵花、一个桃,建立赏花、观景、品桃、桃木加工全链条产业,将观光经济、节会经济打造成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乡村振兴。”龙城镇镇长周向峰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