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需学通讯员李世旭)4月7日,在郏县茨芭镇苏坟寺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内,10多个村民正在温室大棚采收圣女果。大棚一端的工棚里,几个村民正把选果机筛选后的圣女果进行称重装箱。
“我以前在青海、宁夏等地做生意,发现圣女果销路不错,价格还高,去年就在这里承包了13个温室大棚种圣女果。今天一个棚摘了60多箱。”大棚承包商翟文明高兴地说。
2020年,茨芭镇实施人才回归计划,动员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并整合部分财政支农资金,在苏坟寺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内陆续建设了56个温室大棚,发展特色种植业。
刘国焕是苏坟寺村村民,自园区建成后一直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六七十块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外出打工安稳多了。”刘国焕说。
在翟文明的蔬菜大棚南边,王高磊种植的40棚羊肚菌也进入了收获期,十来个像刘国焕一样的农村妇女正忙着采收羊肚菌。一筐筐装满羊肚菌的塑料筐被搬到棚外后,随即被送到不远处的烘干机里进行烘干。
王高磊是苏坟寺村人,曾在郑州万邦蔬菜批发市场从事蔬菜批发业务,拥有广泛的销售渠道,是该镇引进的返乡人才之一。“羊肚菌投资大,但收益高,种好了一个棚净收入1.5万元没问题。”望着大棚里密密麻麻、饱满肥硕的羊肚菌,王高磊脸上满是笑意。
老板有钱挣,工人有活干,特色产业园成了当地村民打工挣钱的“工厂”。“常年在我这里务工的有60多人,都是当天干活,当天结算工钱。”王高磊说。
近年来,茨芭镇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先后建成特色产业园20多个,初步建成了以北部工业园区、苏坟现代农业产业园、茨芭羊肚菌产业园、大红袍花椒产业园、三苏水果产销中心为基础的“一区三园一中心”产业格局,带动全镇30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