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春光赶农时紧抓防治窗口 控制“两病一虫”图片新闻浇地容易种地方便图片新闻草畜一体化效益更可观近50种鲁山好物同台“竞秀”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31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4-30

草畜一体化效益更可观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于涛

4月22~23日,河南省牧草联盟第二届理事会暨草畜联动高峰论坛在兰考举办,来自国内及河南牧草产业技术的各岗位专家和团队成员纷纷建言献策。

出席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表示,作为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6个示范点之一,兰考

交出了亮眼的答卷,推动河南草业迅速发展。

种植饲草符合国情国策

在论坛现场,饲草企业代表提出了几个共同的疑问:基本农田能不能种植饲草?像目前这样在盐碱地种植苜蓿等饲草是不是永远不受限制?相关政策短期内是否会发生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盐碱地的论述中提到,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在一些盐碱地发展饲草和现代化畜牧业,可以拓展多元食物渠道,不一定都种粮食。适度开发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可以补充耕地面积。”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处长王加亭对我国饲草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这从新的高度和角度认可饲草种植和粮食种植一样意义重大。更大的利好消息是,2023年12月28日,自然资源部发出通知,认定种植饲草饲料(包括一年生、多年生)的土地为耕地。”

为了让更多省内饲草生产企业负责人吃上“定心丸”,河南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牛岩围绕我省草业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她表示,近年来,我省先后印发了《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实施方案》《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推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并大力实施“秸秆变肉换奶”战略,在多个养牛、养羊大县推进粮改饲项目,在黄河滩区实施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共同支持草业发展。

育种是高品质饲草生产的关键

“世界前十位苜蓿种植国家中,我国的种植规模排名第二。在根本技术上,育种极其关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卢欣石说,“从1987年到2020年,我们国家和各省审定通过的饲草品种有112个,而美国被官方协会认证的苜蓿新品种达2305个。”

谈到育种目标,他表示,要更多考虑耐寒性、耐盐性、抗旱性、抗热性、抗霜霉病等特点;在育种技术路线上,要瞄准国际育种新方向、新方法,在黄花苜蓿基因资源利用、低木质素育种、侧根型苜蓿选育等方面做文章。

如何在关键技术上确保高品质苜蓿生产?河南省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成章建议:“在品种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产量、品质、抗病虫能力、抗倒伏能力、综合决策指数等方面。同时,要确定适宜的刈割期,对留床苜蓿,第一茬苜蓿株高70厘米以上刈割,以提高草产品的营养价值,减少倒伏。”

2017年以来,王成章教授团队相继在原阳、兰考进行了4个苜蓿品种比较试验,从产量、品质、抗倒伏、抗病虫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已经确定了适合河南黄河滩区建植的苜蓿当家品种。

草畜联动融合发展有“三美”

“草业与奶业融合发展具有进化之美、基石之美和生态之美。”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加启分享了他关于饲草业与奶牛业融合发展的认识与思考,“世界人均粮食产量423公斤,人均奶产量116公斤,而我国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人均奶产量30公斤。要知道,粮食产量和奶业的比值在100:20才是土地效能较高的标志。”

王加启表示,产业结构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着眼世界,农业强国,一定是草业和奶业强国,奶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20%左右,而我国,奶业产值占比只有1.5%,“我们期待人、草、畜共同构建起和谐幸福的田园风光”。

如何将草畜联动起来?他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优质乳工程。“优质饲草、奶牛营养、牛奶品质,层层递进构成了人民健康,这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构成了优质乳业工程技术体系。”

据介绍,目前我国28个省71家企业实施优质乳工程,生产的优质巴氏杀菌乳从2016年不到1%,到2022年占全国巴氏杀菌乳产量的97%以上,通过引领消费者“喝好奶”,有效支撑了国产奶自给率从63.3%提高到72.3%。

“有两个体会不得不说,一是要注重理论创新,拓展学科新领域,比如奶牛营养加牛奶品质,构建出奶牛品质营养学;二是草业与奶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需求,希望让我们更多的老人与孩子喝上优质牛奶。”王加启说道。

种草促进经济生态效益双提升

正值头茬苜蓿开镰之际,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兰考示范点黄河滩区6万亩轻度盐碱地粮草轮作、测土配方施肥、草畜高效转化等技术示范效果。

“盐碱地含盐量由0.3%下降到0.2%,头茬苜蓿长势喜人,亩产干草预估全年可达1.2吨;盐碱地由低产田变为中产田,轮作后小麦产量显著增加,亩产达到450公斤,提高26%以上。”面对参观人员,王成章介绍道。

黄河滩区耕地盐碱化问题突出,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不高,土壤改良与耕地地力提升迫在眉睫问题。而实行粮草轮作,使这个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在黄河流域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兰考示范点,王成章教授团队选择4-8秋眠级高产优质苜蓿品种进行秋季建植,同时通过利用夏季降雨淋溶作用,降低耕层土壤的盐碱水平。连续3年后,盐碱地得到有效改良,中低产田地力显著提升,再倒茬轮作种植小麦玉米2年,可一年两熟。

“预期目标除了土壤含盐量降低之外,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等含量增加20%,肥料施用量减少15%~ 20%,小麦、玉米单产提升10%~ 20%。”王成章跟大家分享道。

在具体的日粮配制、牛羊肉品质营养调控、粗饲料资源利用等技术问题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玉柱,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罗海玲,河南农业大学教授付彤都将自己的最新试验研究成果向与会人员做了交流和展示。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