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安罗孝民张昕瑶
4月28日,豫西嵩县青山含黛,绿水长流。
旧县镇西北部的龙潭沟村、马店村、西店村沟连沟、峁接峁,被当地人称为“龙马沟”。名字很响亮,但曾经很贫穷,一度被调侃为“龙马沟,穷山沟”。
如今,这里产业兴旺,青山变金山。抱团发展,优势互补,以种植食用菌、烟叶、中草药,养殖白玉蜗牛、鱼、牛羊为主要产业,形成了农文旅融合发展“龙马产业带”。
那里,有一群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的开拓者。
一名村干部
村子强不强,关键看头羊。马店的发展亦是如此。
67岁王群喜退休前是国家干部,退休后仍心系家乡。2017年,他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
烟叶曾是村子的“黄金叶”,帮助村民摆脱了贫困。后来,缺乏轮作,品质差、效益低。
为重振烟叶辉煌,王群喜和村“两委”一班人对荒地、耕地进行统一整理,形成连片1500亩,还带动周边两个村发展3000亩,并探索发展“烟药轮作”。
在马店示范下,旧县全镇发展烟叶6000亩,发展黄精、百蕊草、金银花、连翘、防风、玄参、白芷、白术等中药材6500亩。
马店人有养牛的习惯,在嵩县“牛十条”支持政策的带动下,去年全村存栏肉牛奶牛200余头。
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王群喜动员乡贤返乡创业,引进河南园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年产500万棒羊肚菌的现代化种植企业,带动农户种植羊肚菌100亩。
目前,6名乡贤回乡,发展白玉蜗牛、肉兔、火鸡等养殖项目。
村里还修缮了古老的“山民寨”和“九龙灌渠”,试水旅游,带动邻村龙潭沟,打造“春看花,夏避暑,秋赏红叶,冬有冰挂”的旅游名片。农家宾馆、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美了乡村,富了群众。
两名创业者
4月28日,羊肚菌采收接近尾声。马店村龙潭河附近的羊肚菌种植大棚已经没有往日的喧嚣,刘珂阳一个人在大棚里捡拾残菌。
“卖不上价钱,但送人还是好东西!”创业不易,刘珂阳不舍得有丝毫浪费。
刘珂阳是白河镇的一名复员军人,之前在老家种植着羊肚菌。去年,他跟随园宏生物来到马店,承包了8亩多地,建了28个大棚,预计亩产值4万元。
他说,羊肚菌技术性强、季节性强,不上心就会血本无归,不能让跟着干活的群众没了“工作”。
马店无湖也无塘,但28岁的李志博却在那里养出了鱼。2022年,他大学毕业后回乡和他人合伙创办了水产养殖公司,采用循环水养殖鲈鱼,去年获得成功,销售100余万元。
公司还与河南科技大学合作。有了技术支撑,今年,李志博又投建了6个养鱼桶养殖20余万尾加州鲈鱼苗,“成鱼”销售预计能有200万元。
两个年轻人用青春和汗水,让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旧县镇镇长姬建立介绍,“龙马产业带”的建立,形成了产业聚集、政策聚集、服务聚集,追梦人越来越多。
三名投资人
来自白河镇的杜新芳和儿子杜园宏是园宏生物的主要投资人,父亲负责技术,儿子主抓管理。
56岁的杜新芳与食用菌打了30多年交道,是个“老把式”。
他坚持自己培育菌种,人实在、菌种好,很多人都愿意跟他来往,菌种供不应求。
为满足市场,去年他和刘双平合作,在西店村投资建起了标准化菌种厂。目前实现产值350万元,带动农户种植300多亩,香姑菌棒、羊肚菌种等畅销豫西。
刘双平和杜新芳同村,以前种过香菇和羊肚菌。她认为,种源和种植技术很关键,单打独斗很难成功,强强联合才是制胜法宝。
眼下,秋季菌种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是个挣钱的好机会,但三人坚持不扩大规模,总量控制在2000亩。“既要保证菌种质量,又要保证技术指导到位,对群众负责,扩量就要分心,不做没良心生意,不赚没良心钱。”
如今的“龙马沟”旧貌换新颜,特色优势明显,荣誉纷至沓来:全国水产绿色养殖骨干基地、豫西最大的白玉蜗牛生产基地、洛阳烟叶生产示范基地、洛阳最大的羊肚菌菌种培育基地。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旧县镇党委书记程刚说,村干部、创业者、投资人都是乡村建设的积极因子,将用好政策、好机遇、好方法激励拓荒者,让“龙马产业带”优势更优、底气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