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身一跃,跳出最美弧线脱贫户变成“土专家”向“新”而行智能养兔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落户岳坟沟村图片新闻创新工艺开发新品心中有爱驰而不息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38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14

向“新”而行智能养兔

清丰新农人曹宏达返乡创业,发展成当地最大的肉兔养殖基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董豪杰文/图

从放弃城里开办的公司,到返乡创业,发展成为当地最大的肉兔养殖基地,清丰县新农人曹宏达,是绝对的佼佼者。

摒弃传统方式,选择标准化、智能化的养殖模式,曹宏达给产业带来不一样新办法;向着产业上下游延伸,曹宏达的新思路正影响着产业未来;瞄准问题所在,积极寻找解困良方,曹宏达眼光精准。

出生于1995年的曹宏达,毕业于信阳农林学院,是个正经的“学农人”,但真正从事农业时,他却换了“赛道”,从园艺换成了畜牧,开始养殖肉兔。

如果按照品种选育时间计算“年龄”,曹宏达养殖的豫丰黄兔,比他年龄还要大。

新农人与老品种的“相遇”,碰撞出了别样的精彩。

新办法

标准化智能化养殖

5月10日,清丰县鑫茂林农公司的肉兔养殖场里,几十栋兔舍整齐排列,规模不小。步入兔舍,并没有感受到天气的逐渐炎热--这里常年保持气温恒定。

平整的水泥地上,上下两层的钢制笼子是兔子的小窝。如果是母兔,还会有专门的“育婴室”,每到产仔前,母兔会用稻草、兔毛等将其布置好。

干净的兔舍几乎没有难闻的味道,曹宏达指了指笼子下面说:“清理粪便都是自动化的,能够时刻保持整洁。”

这与印象中的兔舍大不相同。在当地传统养殖户眼中,兔子这种较为泼皮的动物,在庭院里放置笼子就可以养殖。

曹宏达的想法更超前,“毕竟是肉兔,入口的东西,养殖环节要更加注重。”

不仅是现代化的兔舍,养殖过程也是重中之重。笼子边的标签上,曹宏达详细地记录了兔子的各种信息,包括品系、出生时间、断奶时间等。他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既能够保证生产有序,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办法。

川渝地区喜食兔肉,但曹宏达的兔子是销往福建、广东等地的。据他介绍,当地普遍将兔肉作为养生食材,用量不小。“有色兔是普遍选择,豫丰黄兔还兼具野兔的风味,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曹宏达说。

新思路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清丰县及其周边一直有肉兔养殖的习惯,豫丰黄兔的选育成功和推广,曾经掀起肉兔养殖热潮。

但豫丰黄兔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

先是兔皮毛制品的走俏,让不少养殖户纷纷改养适合皮毛加工的品种。肉兔养殖逐渐恢复后,国外优良品种也带来了不少冲击。

选择豫丰黄兔,曹宏达下了一番功夫。他介绍说,豫丰黄兔是本土肉兔品种,生长性能不弱于国外进口品种,耐粗饲、抗病性强的特性,对养殖户更友好,更重要的是,豫丰黄兔风味更好。

销售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曹宏达说:“即使是价格低迷的时候,豫丰黄兔的售价,也比一般肉兔高几块钱。”

豫丰黄兔产业,已经成为清丰县特色养殖的支柱产业,当地政府出台了不少支持措施。

曹宏达也有自己的办法,在当地规模较大的餐馆里,他推出了几道豫丰黄兔相关菜肴,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去品尝。

“在南方,黄兔通常被做成药膳,我们当地也开发了黄兔宴,让更多的人了解、品尝,对产业发展会有不少帮助。”曹宏达说。

新方向

瞄准问题寻求突破

现在,曹宏达的养殖场,已经是当地最大的肉兔养殖基地,但他并不满足于此。

养殖方面,新建20栋兔舍的扩充计划已经提上日程,能够进一步增加出栏量;饲料方面,年加工1.5万吨的肉兔饲料厂即将投产,将进一步助力肉兔养殖健康发展;屠宰加工已经进入规划,未来可期……

“硬件”的不断提升,让曹宏达信心满满,但问题他同样不回避。

多年前育成的豫丰黄兔,目前存在品种生产性能严重退化、品系混杂等问题,与育成初期相比品种差距明显,品种的提升改良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曹宏达与河南省农科院、濮阳市农林科学院专家紧密对接,对豫丰黄兔品种进行提纯复壮,恢复、提高生产性能。他希望从品种、养殖技术上寻求新突破,为豫丰黄兔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采访手记

年轻人给产业发展带来新希望

□本报记者董豪杰

比豫丰黄兔“年龄”还小的曹宏达,有着一颗做大产业的心。无论是现代化的养殖场,还是对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探索,他都是特色农业产业壮大路上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摒弃传统养殖方式,曹宏达用标准化的养殖模式,给肉兔养殖产业带来了新理念,这是新农人活力的重要体现。

参与产业发展,引领产业未来,这是新农人的职责所在,也是众多投身农业的年轻人的初心。

返乡时,曹宏达精准地选择了肉兔养殖、选择了豫丰黄兔,这与当地政府推动发展特色产业的决策不谋而合。对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曹宏达也同样深入了解、寻求破解。

新农人不仅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希望,也带来了新活力。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种新活力的快速释放,政府相关部门、农业科研院所都在积极助力。

新农人带来的新希望,正变成产业发展现实。新农人带来的产业新风,正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