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小麦 何以飘香8.7万台农机备战洛阳图片新闻邓州小麦喜开“第一镰”良田美景“绣”出来种收储管 产粮大县唐河做足麦收功课“幸福田”里见丰年“整村授信”巧解用款难“直播带岗”触屏可就业农田高标准粮田成“良田”“一码游”嵩山游客真方便千里送瓜豫陕“心连心”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4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22

“幸福田”里见丰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上接第一版)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有限的资源里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是关键。

高标准农田保土保肥保水能力强,旱涝保收,亩均粮食产能可以增加10%至20%。近年来,河南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3年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585万亩,占全省1.1298亿亩耕地总面积的76%,约占全国10亿亩高标准农田的1/12,建成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150多万亩,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378万多亩。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以来,我省已连续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考核领先、4次获得国务院激励表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

如果说高标准农田是稳产丰收的保障,那么科学技术的加持更是让种粮大户们信心倍增。

“之前都没敢想过地能这么种,今年小麦亩产1300斤没问题!”5月21日,安阳县瓦店乡90后种粮大户张先智说,他流转的2400多亩土地都是高标准农田,地里有平移式喷灌、伸缩式喷灌等智能灌溉设备让他再也不用担心久旱无雨影响播种和作物长势,自己的增收底气也更足。

“现在的农田变成了‘智慧田’。”张先智说,现在田间有智慧农业云平台、虫情观测中心、气象站……这些都是粮食增产稳产的智能“守护人”。

“通过智慧农业云平台,土壤墒情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看得非常清楚;在地头苗情监测站,可以精准分析、记录植物生长全过程……”提到智慧农业云平台,张先智打开了话匣子。

像张先智这样的种粮大户种田能实现智能化管理,得益于智慧农业的普及,不仅让种粮从经验化变成数据化,也改变了农户的劳作方式。

粮食要高产,科技来助力。昔日农户们“靠天收”的日子已然远去,而今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触,清澈之水便汩汩而出,化作水雾,轻轻洒落在农田之上,滋润着农作物茁壮成长。

一块块高标准农田,让“小田”变“大田”、“粮田”变“良田”,有力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标准化生产进程,让农业生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春争日、夏争时。眼下,全省干部群众正凝心聚力战“三夏”、夺丰收,中原大地一片片高标准农田已然成为农民的希望田、幸福田。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