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新闻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收
推动农业创新发展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精心抓好夏收  做出河南新贡献科技“开药方” 护航小麦稳产丰收联动上下游企业  促进农业产业化育好种 产好粮粒粒饱满筑牢粮仓小麦机收大比武节粮增收论英雄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6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24

育好种 产好粮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董豪杰

5月23日,河南已是麦收时间。“三夏”时节,也是对小麦品种的一次田间“大考”。以优良品种守护中原粮仓,既是农业大省河南的责任与担当,也是河南迈向农业强省的必由之路。

好品种什么样?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小麦专家雷振生说:“就现阶段而言,考验小麦品种的第一要素,就是高产稳产。”

去年,雷振生团队选育的郑麦136小麦品种,种子销售量近1.5亿斤,深受河南及周边省份小麦种植户青睐。品种“爆火”背后,其高产性最为关键。

在当下小麦单产不断提升的“高产时代”,更要不断追求稳产。小麦要稳产,关键要靠抗性。雷振生介绍说,郑麦136抗倒春寒、抗倒伏、抗干热风、耐穗发芽、抗病耐旱,正是其超强的综合抗逆性,才保证了灾年不减产、丰年更高产、连年都丰产。

高产稳产相结合,小麦丰收有保障。在选育优良品种的同时,专家团队还根据不同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自然禀赋等,量身定制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良种良法配套,在种植全过程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助力小麦夺高产。

在高产稳产条件下,我省农业科研工作者不断追求优质。

郑麦136就自带优质基因。不同于传统的强筋小麦,雷振生团队在品种选育之初,就确定选育适合中国人及中国食品的小麦品种。“瞄准我们中国人常吃的馒头、面条、包子等食品,选育合适的小麦品种,让中国种适应中国胃。”雷振生说。

我省是小麦种植大省,同时也是面粉、面食加工大省。对于加工企业来说,小麦容重高低决定了加工出粉率,这反映的正是小麦商品性、加工性能的优劣。“郑麦136最高容重达每升866克,平均容重每升835克,高于国家收购的一等麦标准50克左右。”雷振生说,不仅好卖粮,粮价也更高。

高产稳产优质,正是我省小麦育种的核心密码。从品种选育入手,我省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助推粮食产能提升。瞄准产业发展方向,河南以科技创新引领粮食产业健康发展。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