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支书”的“甜蜜产业”驻村书记做好大棚经济文章“嘎嘎”叫响一个村“啥也不图,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特色养殖“鸵”宽致富路张平希的艾草情结德行善举温暖身边人图片新闻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48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28

张平希的艾草情结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王都君原金贵

5月20日,走进汤阴县伏道镇西水磨湾村汤阴县喜艾艾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艾草基地,绿油油的艾草已经长到齐胸高了,马上进入收割黄金期。

“九头仙艾(汤阴北艾)叶片厚实如鹅掌,细看它有9个叶尖……”站在艾草基地的地头,该合作社负责人张平希,正在向一群媒体朋友介绍九头仙艾的外形特点以及其奇特的药用价值。讲完之后,张平希将那片艾叶放进自己上衣口袋里,没舍得随手扔掉。

在艾草基地的最南边,张平希的爱人元青娥,带领几名村民正在用手拔艾草,然后100株一捆捆好准备外销。原来,一位外地的乡镇干部准备在他们那里发展林下经济,慕名来到这里,先购置几万株试种,成功的话再大量引进发展。

“对这片艾草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老婆一样。”50多岁的张平希憨憨地一笑,显得非常可爱。其实,对待这片110多亩的艾草,他更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总有操不完的心。

17岁时,张平希就开始外出跑运输,由于常年辛苦奔波,患上了腰部疾病。2015年在家休养时,在一家中医艾灸馆经过艾灸治疗,疾病痊愈。从此,他和艾草结缘。适逢当地政府开始鼓励村民种植艾草,张平希从2016年开始种植,并逐渐扩大种植规模。

谈起艾草种植的收入时,张平希实话实说。正常年景,除了其他开支,三茬艾草年均收入20万元左右。每年支付村民打工工资占去一半,落到自己手里有10万元左右。“到收割季节,根据村民劳动强度不同,每人每天能挣50到100元不等的工资。”张平希说,“每当看到村民数钱时欣慰的笑容,我也特别开心。”

据了解,由于种植艾草并不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收入高多少,周边一些艾农又转向种植小麦、玉米。“因为热爱艾草,九头仙艾又是国家艾草领域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我还要坚持种下去。也希望政府能给予艾农更多的政策支持。”望着绿油油的艾草,张平希再次憨憨地一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