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浇灌”。近年来,我省各级农信社等金融机构兴农有态度,助农有力度,以金融活水“贷”动乡村产业发展,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本报即日起开设《乡村振兴金融力量》栏目,全面报道金融机构助农、惠农、强农的经验举措,展现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金融力量,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丁需学见习记者韩雪妍
覆膜移栽的烟叶已长出三四片嫩绿的叶片,塑料大棚里反季节果蔬长势正旺、瓜果飘香,养殖棚下红牛或站或卧在悠闲地反刍,车间里工人或用模具铸出一口口铁锅,或对铁锅进行抛光。
“近年来,我们县农信联社围绕县域特色产业--烟叶、果蔬、红牛、铁锅‘四色经济’,创新特色助农贷款方式,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打通了金融服务乡村的‘最后一公里’,‘四色经济’活力十足。”5月25日,郏县农信联社有关负责人说。
绿色烟叶蝶变“黄金叶”
行走在郏县大地,一边是金黄的麦子,一边是嫩绿的烟叶,一些烟农正在田间浇水。“近来天比较旱,烟苗移栽后已开始浇第二遍水。现在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刷卡就可以用滴灌浇烟,十分方便,费用也不高。”在李口镇林庄村的一块烟田里,59岁的马国阳说。
马国阳是“铁杆烟农”,有20多年的种烟历史,最多时种了50多亩,今年种了40多亩。
“我们这里是有名的‘山儿西烟’种植区,好的话每亩烟能卖七八千元。我每年种烟40多亩,年收益在10万元至20万元不等。”马国阳说,种烟投入也比较大,平均一亩地投入3000元左右,像栽烟、打烟、编烟、炕烟、装烟等,每天都需要二三十名劳动力,都要用现金结算,这就免不了经常同县农信联社打交道。
“县农信联社真是咱农民的银行。我的授信额度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了现在的10万元,随用随贷随还,手机一点就到账了,很方便!”马国阳说。
郏县是重点烟区,每年烟叶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左右,烟叶生产总产值超5亿元,实现烟叶税收7000余万元,涉及12个乡镇236个村,从业人员3万余人。为促进农业增效、烟农增收,郏县农信联社专门开发推出了“金叶贷”和“兴农贷”“乡贤贷”等线上信用小额贷款,不用找担保、不用提供手续,通过手机操作,3分钟就可放款,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日常融资需求。
信贷支持让果蔬菌飘香
在渣园乡渣园村西,一大片白色大棚格外引人注目。多座宽l0米、长220米,占地3亩多的大棚内,彩虹西瓜已采摘完毕,绿宝甜瓜正在陆续上市,空气中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这72座大棚全部种的是彩虹西瓜和绿宝甜瓜,5月初开始陆续成熟,根本不愁卖,摘下来就被客商拉走了。瓜果罢园后,开始种植辣椒等反季节蔬菜。”郏县新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新军说,“合作社能有今天,离不开县农信联社的倾力支持。”
张新军回忆道,三年前的一场12级大风,一夜间将合作社的大棚几乎全部刮坏,损失100多万元。“那时候种的辣椒正在卖,因为大风一夜间全部刮坏了。多亏了县农信联社支持,给放了80多万元的贷款,真是帮我大忙了,也没耽误我下一季的西瓜种植!”
近年来,郏县瓜果大棚、反季节蔬菜大棚、食用菌种植大棚等设施农业,如雨后春笋般建设,方兴未艾。目前,全县发展果蔬菌10万亩,特色果蔬及食用菌种植年产值达20亿元。
一直以来,郏县农信联社对于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主体,优先支持,优先放款;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搞好全面金融服务,践行乡村振兴社会责任,将日常工作紧紧围绕支持乡村振兴来开展。
降低成本助力红牛养殖
红牛产业是郏县一大特色产业,目前郏县已建成2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98家,拥有散养户1300余户,全县以郏县红牛为主的牛存栏近8万头,总产值达50亿元,从业人员1万余人。为支持红牛产业发展,郏县农信联社为红牛养殖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为小型养殖场(户)解决资金难题,针对红牛养殖前期投资大、养殖周期长等特点,郏县农信联社对发放的红牛养殖贷款实施优惠利率,大大降低了养殖企业和农户的融资成本。
李口镇西北村34岁的王长印是养殖红牛的年轻一代。他前些年在外务工,为方便照顾一家老小回村开始养殖红牛,今年刚满3个年头。
“现在我这里养殖了200多头牛。养牛前期投资大,牛的草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2021年刚开始养殖的时候听说县农信联社有相应政策,利息也不高,就在县农信联社贷了款。贷款批下来以后可以随时用,需要多少钱在手机上点一下就可以了!”王长印说。
郏县农信联社充分利用贷款产品“一次授信、三年有效、随用随支”的特点,积极外拓客户。此外,依托线上贷款便捷优势,制订了有针对性的信贷服务方案:客户经理通过上门走访,逐户推广线上贷款,围绕客户群体提供“一对一”信贷服务,做到信贷支持全覆盖;针对线下贷款办理,精简贷款资料,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极大地缩短了办贷时限,提高了信贷服务质量。
主动上门“添彩”黑色铁锅
中国铁锅看郏县。郏县铁锅铸造业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目前,广阔天地乡共有铸铁锅企业26家(规模以上企业14家),有仓储、物流、包装等配套企业39家,铁锅产业带动1.5万人就业。
踏入平顶山市圣康炊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康炊具),轰隆隆的声响从车间传来,一块块铁锭通过熔炼、压铸生产出铁锅坯,然后再经过粗抛光、细抛光、喷涂、包装等多道工序后,就成为千家万户日常使用的铁锅。
“这些正在抛光的毛坯锅都是供给国际知名企业的!”圣康炊具总经理李捍卫随手拿起一个黑亮的铁锅说,“圣康炊具2011年建成,现在用工140人,其中90%的工人都是本地村民,年产近300万口毛坯锅,产值近5000万元。”
为了支持企业发展,2017年,郏县农信联社首次为圣康炊具授信400万元融资。“县农信联社有优惠政策时,每次都是主动上门介绍,支持到位,解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李捍卫感慨地说。
据悉,郏县农信联社积极开展入户调查走访,了解企业融资特点,对符合信贷业务制度要求的,积极进行贷款投放,服务县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今年4月底,郏县农信联社存量支农再贷款金额2.41亿元,全部用于涉农领域投放,其中用于涉农企业23家、金额1.755亿元,用于农户生产经营636家、金额654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