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于涛赵博
“我俩的眼睛就是尺。”来自河北邢台的机手马艳忠和搭档黄存良异口同声,充满自信。
5月28日,禹州市古城镇唐凹村小麦开始收割,戴着斗笠帽的黄存良站在地头,手里拿着的轮式测亩仪基本上形同虚设。
“这块地一亩六分,那块地一亩。”他一边用眼睛估算着眼前小麦地块大小,一边通过对讲机和马艳忠沟通收割位置,“等会按顺序收。”
马艳忠按照黄存良的指挥,驾驶着收割机驰骋而过,一个小时内,通过两人的密切配合,十几亩小麦迅速收割完毕。
“干了十几年了,我们已经很熟练了;一亩地大约在666平方米,眼睛一看就知道块地大小,和农民一对,基本上不会有差距。”黄存良说,“而且我的搭档也有自己的绝活。”
不同地块之间的麦穗挨得很近,中间只有一两厘米的缝隙,这对于任何一个机手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给哪家收多或收少了,都会有人不开心,所以需要把握好尺度。”马艳忠说,“割台放置的地方很重要,需要考验眼力,边缘处要相互对齐;开到边缘的时候可以慢一点,做到横平竖直。”
在麦田里,马艳忠驾驶着收割机驶过一块块麦田,小麦收割完的地块和未收割的地块之间都会留下一道明显的缝隙,没有任何小麦交叉。
除了经验的积累,两个人已经连续来这个地方12年了,这也是他们自信的原因之一。“和很多人都成老朋友了,地块位置甚至都有印象,大家相互信任。”黄存良说。
“这块地本来应该收99元,你给90就行,2亩多地就按照2亩算吧。”收完一块地,黄存良把拿着的二维码亮了出来。
“行啊,你不吃亏就行。”村民李福俭没有犹豫地付了钱。
黄存良说,他和搭档明年还会来,他觉得这里的人很好,到这里带双眼睛就行了,不准备再带别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