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无尽你我饭碗更稳了!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实施全力抓好“三夏”生产各项工作 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图片新闻这里的丰收不同时我省麦收超七成 夏播面积逾三成延津向“新”崛起粮安人安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2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3

这里的丰收不同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董豪杰孙好闯

5月31日,临近中午,洛阳市偃师区山化镇的王建峰正在家门口翻麦子。

“趁日头中,赶紧晒晒。”王建峰说,村民家里大多不存小麦,而是收获处理后就送到磨坊或面粉厂存起来,直接换面吃。

王建峰家的几亩地是丘陵地,成熟早、收获也早,“底下滩地里,都还没开始大收呢。”

一路向下,过了铁路,一直到伊洛河边的大片平整农田,就是王建峰说的滩地。这里土地平整、灌溉条件也相对较好,是当地少有的好地。

滩地小麦还没大收,但也有特例。种植户武占汉的70亩麦田里,两台收割机正在作业,放眼整片麦田,显得有点突兀。

“你看这麦,稀稀拉拉的,穗子还可小。”武占汉拔掉一穗小麦说,“这是生地,加上去年播种太晚了,产量不高。”

在武占汉眼里,粮食没种好,是件有点丢脸的事儿。

操着一口外地口音的武占汉其实是孟州人。在当地,农民精耕细作,小麦产量一般都在1300斤左右。

路边停着的卷盘式灌溉机械,就是武占汉刚刚购置的,他介绍说,地多的话,浇水就得上机械,人工既贵又慢,遇到天旱根本来不及浇。

一个小麦季,武占汉就发现了问题:“这边农户种地不重视浇水。马上种玉米,只有水肥跟上,产量才能上来。”

外出承包土地种粮食,武占汉自信满满:“等明年或者再种几年,我这产量肯定就上来了。”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