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无尽你我饭碗更稳了!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实施全力抓好“三夏”生产各项工作 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图片新闻这里的丰收不同时我省麦收超七成 夏播面积逾三成延津向“新”崛起粮安人安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2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3

延津向“新”崛起粮安人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马丙宇刘亚鑫通讯员范楠赵国栋

一进入中原大地河南,一望无际的麦田便涌入视线。豫北地区即将收获的麦子或黄或绿,如同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毛毯,蔚为壮观,生机勃勃。

延津县延寿为农服务中心托管的良种小麦率先开镰,在该中心托管的塔铺街道大柳树村的麦田里,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来回穿梭,随着收割机粮口开关打开的一瞬间,饱满的麦粒倾泻而出,承载着丰收的喜悦。

地处黄河要津的延津县,四季分明,加之独特的“蒙金土壤”,孕育了“中国第一麦”。目前,全县优质小麦种植面积100万亩,小麦产业产值占全县种植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66%。延津也因此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及全国唯一的“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

如何在“种得优”上实现新突破?

强“芯片”建良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延津县如何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他们的回答是:强“芯”。

2022年4月,河南举全省之力建设种业创新高地,一座立足河南、服务全国的“中原农谷”在新乡悄然矗立。

5月28日,延津县延寿为农服务中心的小麦开镰,收获时间早了全县其他地方将近一周的时间。“今年选的小麦品种早熟、低筋。”中心负责人李元智说,济糯2号小麦是他为供应酒厂原料“淘”来的新品种。

百农407、新麦45、轮选49……这些年,根据市场需求,李元智尝试了不少“王牌”品种,收获颇丰,用他的话说:“因为处在延津这个风水宝地。”

近年来,延津县大力推广适应性强、稳产高产的优良品种,引导农民正确选种,发挥小麦优良品种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中的核心作用,切实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坚强保证。

如今,中原农谷“四梁八柱”在新乡初步构建。目前,新乡市种业研发平台达70个,种业企业达74家。地处中原农谷东区的延津县也趁势而上,全面打造小麦良种繁育示范基地。

但还不够,良种更需配良田。

在延津高标准农田示范区,6米宽的柏油路直通麦田深处,一条条水渠将田野分割成泾渭分明的沙盘,彰显着这片土地的新气象。

延津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0万亩。自2022年8月开始,延津县抢抓中原农谷重大机遇,统筹资金,建设集粮食高产、智慧农业、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

如何在“管护好”上展现新景象?

重托管优“农具”

种子和耕地在变,粮食生产方式也在改变。

“实行土地托管之后,有技术指导,更有统一病虫害防治,小麦产量提高了,价格也提高了。”站在收获后的麦田里,塔铺街道大柳树村农户李和福告诉记者,土地托管,让种了26亩地的他很轻松。

实现托管,是李和福加入了延寿为农服务中心。李元智经管了4万亩小麦,辐射原阳、封丘、卫辉等地,土地托管后实现了“五统一”的小麦管理模式,即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统一收获、统一收储。

“从播种开始,每个重要节点都有特定方案指导,农户的执行情况也会被记录下来。”李元智介绍,种、管、收的专业化,让群众每亩麦田投入节约了至少300元,更重要的是,造就了托管麦田的高产、高质、高价。

在延津种地,有托管助力,农具也在不断优化。

今年,延津县共种植小麦100万亩。“三夏”期间,该县调度小麦联合收割机1596台、大中型拖拉机2964台、播种机1478台、秸秆打捆机465台,在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的同时,全力抓好秸秆还田和玉米、花生等秋粮作物播种工作,加快“三夏”生产进度。

此外,农业生产几乎每一年都要应对不同的情况,减少极端天气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对小麦种植的影响,延津县建设了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农情监测系统,做到利用物联网、遥感等先进技术提前对农业生产中各种不利因素预测预判,从而采取精准措施做到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常年能丰产、丰年更高产。

延津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病情、苗情、虫情、墒情为一体的“四情”监测站内,农情信息持续上传至平台,为“三夏”护航。

如何在“增效益”上取得新进展?

成链条有订单

6月1日,托管的1万亩济糯2号小麦还未收割完毕,李元智却已经在盘算着明年的扩产计划:“这个品种明年再多种1万亩。”

李元智表示,这个选择并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他的底气来自“订单化”。

去年,他引进济糯2号小麦,与江苏农垦米业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长期为江苏洋河酒厂供应生产原料。

李元智已经带动周边村子50多名种粮大户,发展1万亩济糯2号“商品麦”和1万亩济糯2号“种子田”。

从2011年茅台酒厂将2万亩有机小麦原料基地落户延津县,酒鬼酒等众多酒企也纷纷前来寻求合作。李元智与江苏洋河酒厂“牵手”成功绝非偶然。

另外,鲁花、五得利、克明面业等近百家小麦购销加工龙头企业纷纷落地,利用延津小麦生产出供应盼盼、达利园等知名企业的烘焙专用面粉以及出口日本的乌冬面系列产品。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农业产业化,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

这两年,地处中原农谷东区的延津县,承担小麦全产业链布局、粮油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功能食品研发等功能。如今,围绕“中国第一麦”的品牌效应,延津全面提升了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了食品产业从“国人厨房”向“世界餐桌”跨越,打造了中原经济区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中国绿色“麦都”。

丰收,从来不只是来自上天的眷顾,走在延津麦地、稻田、食品加工企业、高标准农田,无时不感受到一种令人心安的无形力量--为保障粮食安全,挺起脊梁的“延津力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