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现收现卖收割播种无缝衔接图片新闻修渠通水润稻田金色麦田涌动“志愿红”家门口来了“三夏”农机队零碳发展莘川出彩“秸”尽所能聚“秆”成金让河南稻米更好吃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3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4

让河南稻米更好吃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上接第一版)

孕育好吃的河南稻米品种

水稻研究室围绕品种出发,努力孕育河南更好吃的大米品种。“每年都要在几千份甚至上万份材料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进行‘加代’种植。一般来说,一个材料至少需要‘八代’,才有可能将优良特性稳定遗传下来,才有希望成为一个品种,因为这些材料还需要去参加‘考试’,通过审定后才能大面积推广种植,也就是说,一个品种从试验田走上餐桌,至少要花8年时间。”省农科院粮作所水稻研究室主任王亚说。像香粳稻新品种郑稻C42,除有特殊的香气外,其镁含量和维生素B1含量比黄金晴还要高出不少,产量和食味也均在黄金晴之上,是继水晶3号之后我省粳稻品质育种的新突破。

在示范推广下,目前郑稻C42辐射带动了原阳县优质稻种植近4万亩。“稻米种植相对不易,涉及人工环节多,种植成本高,一般农民不愿种。那就得拼效益,力争做最好吃的大米,效益上来了农民自然积极性高。”王亚说。

正是因为新品种丰产、优质、抗逆、广适等优势,从2021年示范推广5000亩,到2022年的1万亩,再到2023年推广7万多亩……郑稻C42,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还有在此基础之上推出的郑稻22、郑稻25等,品种进一步优化,产量更高,食味更优。

努力让河南稻米更好吃

作为省农科院科技创新优秀团队,近年来,水稻研究室针对优质水稻绿色高效生产发展趋势,将传统育种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探索定向改良品质的育种技术路线。“自2000年以来,我们一共选育了13个国审或省审优良粳稻品种。”王亚表示。

在豫南的息县项店镇齐寨村,为助力打造“中国香米第一县”,水稻团队带着品种和技术,建立示范基地,联合相关单位开发的“息县香米”系列产品,重拾豫南香米传统产区的荣光;在濮阳县前康庄村示范种植500亩郑稻C42,产出的“前康香米”市场售价每公斤20元,市场前景可观……还有水晶3号,在业内早已是“好吃大米”的代名词了,在首届全国稻米食味品鉴会上获得金奖。这个奖的评定由各省推选,过关后再由院士和水稻界“大牛”评定,含金量非常高。

为了拼口感、比效益,“河南稻米”继续在发力。日本越光大米,深受消费者喜爱,每公斤售价近100元。但由于水稻尤其是粳稻感光性强,生育期随纬度变化大,“越光”引入我省后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且株高偏高。“我们通过分子育种手段,在不影响食味的前提下,定向拉长‘越光’的生育期并降低其株高,使之适应我们河南稻区的生态条件,这样就可以回避直接针对稻米品质育种的难点,目前已取得较好的进展,很快就会有口感更好、产量更高的‘越光’改良系品种可以进行本地化种植。”王亚表示。

小小的水稻,产生的蝴蝶效应不止于此。

以优质水稻产业为纽带,指导水牛赵村发展乡村旅游,举办乡村研学、农民丰收节、乡村美食节、果蔬采摘节等,吸引游客参观游玩,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