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服务县域金融“主力军”图片新闻“一村一品”兴村富民“桑蚕小镇”药香渐浓“忧居”变“优居”城美又惠民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3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4

卢氏县2600余户居民告别棚户进高楼

“忧居”变“优居”城美又惠民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刘景华通讯员张海军高长军)“终于告别了低矮阴暗潮湿的旧瓦房,搬进了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宽敞明亮的单元楼,下雨下雪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5月30日,在卢氏县城关镇东大街棚户区改造项目4号楼,刚搬家的社区居民李保军喜滋滋地说。

近年来,随着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实施,城关镇东大街、寨子村等片区低矮、杂乱的老旧房屋被拆除,随之一幢幢高层住宅楼拔地而起。整齐划一的楼栋设计、完美的空间布局、配套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让住进新居的居民耳目一新,心情格外舒畅。

“这段时间是施工黄金时期,我们抢抓工期进度,确保今年8月底前达到交房条件。”正在靖华大道西路“卢氏县城关镇寨子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自2021年12月开工后,已建成18层安置楼20栋,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外墙粉刷和小区绿化亮化等施工,8月将全部竣工。周围提前建设的卢氏第一小学、文化路幼儿园、新都汇超市已投入使用,居民入住新居后即可享受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据悉,2016年以来,卢氏县已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7个,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1662万元;纳入棚户区改造项目10个,争取国开行、农发行贷款、专项债券35.63亿元,目前城关镇东大街、农贸市场、寨子、西关、西北街社区和横涧乡东照村、衙前村、营子村等棚户区安置楼主体工程已完工,部分楼栋已投入使用。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后,可安置居民2600余户。与此同时,街道及小区绿化亮化、水暖电气、文化娱乐、物业服务等基础设施同步到位,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新型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过去这里地势低洼,街巷拥堵狭窄,环境脏乱差,出门就是泥巴地,下雨积水、天晴扬灰,住着实在是闹心。”正在锦绣家园装修的营子村村民张虎文说,以前拉个煤气罐只能肩扛手提,买的家具还得一件件拆了运到屋里再安装。看到即将入住的新房,张虎文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没想到老了还能住进有电梯、有空调、有车位的高楼,时尚新生活马上就要开始了。”

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项目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但在实施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关镇党政办主任李瑞国介绍,有时遇到的困难让人彻夜难眠,居民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有的是门面房,有的是小产权,在新房位置、面积分配上总会引发一些争执,需要工作人员耐心讲解安置政策、化解矛盾纠纷。

为了保证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早日投入使用,城关镇政府联合县自然资源局、住房建设局等单位为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协助项目组以最快速度办理项目前期的施工许可。成立工作专班,多次召开协调会、促进会,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在拆迁过程中,对家庭困难、生活条件差的回迁户,县政府还提供过渡房,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和发展工程,是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解决了广大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扮靓了城市容颜,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卢氏县城乡住房和建设局负责人表示,卢氏县中心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提升了卢氏县城市品位,为卫生县城和文明县城创建作出了积极贡献,统筹规划了公共空间、公共绿地、交通配套、市政设施,助力群众实现从“忧居”到“优居”。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