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阳光玫瑰”出路何在游乡村赏乡景品乡味图片新闻葡萄园里来了科技特派员宁陵县“梨”遇人才助推产业升级国网鲁山县供电公司光明护航为高考接通梦想电流“村务公开明白墙” 发挥监督大作用南召县“四个一” 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党群共治创“洁美山城”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3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4

种植“阳光玫瑰”出路何在

--对话河南省葡萄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陈锦永研究员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嘉宾

陈锦永

主持人

本报记者张莹通讯员马凌珂

“阳光玫瑰”具有果肉硬脆、含糖量高、香味浓郁、较耐储运等优点,发展初期价格居高不下,在葡萄界曾一度“封神”。近年来,“阳光玫瑰”跌下神坛,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当前,还没有显著超越“阳光玫瑰”的优良葡萄品种,“阳光玫瑰”仍会是今后几年的当家品种。那么,“阳光玫瑰”出路何在?河南省葡萄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瓜类栽培研究中心主任陈锦永认为,种植“阳光玫瑰”的出路就是提高果品质量!只有严格按照花果管理、水肥管理、病虫防控等标准技术操作,才能生产出优质的“阳光玫瑰”,“阳光玫瑰”才能继续“阳光”。6月1日,记者邀请陈锦永围绕种植“阳光玫瑰”的出路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嘉宾档案

陈锦永,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瓜类栽培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葡萄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主持人:请谈谈全省以及太康“阳光玫瑰”葡萄的种植情况。

陈锦永:目前全国“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约200万亩,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有15万亩以上,且面积还在增长。2020年,我作为河南省葡萄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开始对口帮扶太康县,通过几年的发展,“阳光玫瑰”栽培面积占太康县葡萄面积的70%以上,已成为该县的主栽品种。由于“阳光玫瑰”需肥需水量大、花果管理难度大、病虫防治要求高等特点,各地果农的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果品价格差异很大,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无法持续提高,如果不及时开展规范化种植,后续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主持人:近年来“阳光玫瑰”市场价格逐渐平民化,为何价格行情持续走低?

陈锦永:虽说“阳光玫瑰”具有很多优良性状,但没有任何一种水果能一直维持暴利。一是随着“阳光玫瑰”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增,产量不断激增,阶段性供大于求,价格必然下降。二是种植者急于追求更快、更直接的效益,盲目以生产“大穗”“大粒”“高产”为目标,导致果品风味差强人意,消费者体验感下降,从而导致“阳光玫瑰”葡萄价格下跌。三是“阳光玫瑰”栽培管理技术难度大,如果浇水施肥不当、花果管理粗放、病虫防控失误等,都会造成品质下降,影响价格。四是由于网络炒作、谣言四起,大量不实信息的传播严重影响了“阳光玫瑰”在消费者心中的高品质水果定位。

主持人:“阳光玫瑰”还能继续种植吗?种植“阳光玫瑰”的出路在哪里?

陈锦永:近几年,虽然“阳光玫瑰”价格持续下跌是不争的事实,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品质的“阳光玫瑰”葡萄价格依然比较坚挺。另外,当前还没有综合性状超越“阳光玫瑰”的优良葡萄品种,“阳光玫瑰”仍会是今后几年的当家品种。所以“阳光玫瑰”能继续发展,但不要盲目发展。建议生产中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打好种植基础。做好土壤改良,选好种植模式,种植面积不宜过大,把种植风险降到最低。二是做好品质管控。花果管理技术必须实行标准化,只有控好产量、保证质量,方可不被淘汰。三是不断学习提升。通过不断学习、灵活运用技术,根据自己果园情况形成一套适宜的管理技术,而不是随意模仿和套用别人的技术,通过稳定的、标准化的技术,降低栽培难度及提高品质。在提高品质的同时,也要打造“阳光玫瑰”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主持人:节本增效是“阳光玫瑰”发展必由之路,您是怎样进行科技加持的?

陈锦永:在推动“阳光玫瑰”节本增效的道路上,我和服务团研发集成并推广了以下几项生产措施。一是普及高效花果调控技术,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果实质量。“阳光玫瑰”每穗疏果人工费达1~1.5元,每亩疏果成本在2500~3000元,如使用我单位研发的“留穗尖捋穗法”可节约整穗用工80%以上,使用“阳光玫瑰”花果调控方案--“DBY”“葡罗塞汀”“升彩”可稳产提质增香、塑造优美穗形,几项技术方案综合增收节支3000元以上。二是实施科学精准的水肥管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学肥料投入。推行“果园土壤快速改良”“高效水肥精准管控”等省力化果园土肥水管理技术,为果园持续高质量生产提供支撑。三是生产向标准化、省力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如采用省力化整形修剪、轻简化枝蔓管理、规范化病虫防控、机械化施肥施药等生产关键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果实质量。

主持人:有些果农一味追求“大穗”“大粒”“高产”,这样种植“阳光玫瑰”科学吗?

陈锦永:要想保证“阳光玫瑰”的高品质,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大穗”“大粒”“高产”。“大穗”“大粒”“高产”生产不仅会造成果实无香味、糖度低、口感差,也会造成果粒不均匀、穗形不标准等,甚至会降低树体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如病害难以防控、气灼日烧严重、软果烂果频发等。所以“阳光玫瑰”生产中要提高品质就要控产,把握质量与产量的平衡,只有注重把控品质,才能赢得市场青睐。建议河南地区的“阳光玫瑰”果穗重量不要超过1.25公斤、果粒不要超过18克、亩产以2000公斤左右为好。

主持人:请您分享一下太康种植“阳光玫瑰”节本增效的做法和成效。

陈锦永:一、推广设施栽培,降低种植风险。服务团积极推广大棚促早栽培、简易避雨栽培等模式,增强抗灾减灾能力,有效减少了葡萄病害、冻害、裂果、涝灾等影响葡萄产量和质量的风险。二、倡导控产提质,品质带动效益。转变种植者追求产量的观念,提倡亩产量稳定在2000公斤,根据稳产目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只有注重品质和果品质量安全,做出精品果,才能取得高效益。三、加强技术培训,强化试验示范。由于“阳光玫瑰”种植技术难度大,尤其是无核化处理、疏花疏果、水肥管理等难点技术,服务团开展重点培训,加强技术服务,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基地,让果农切实掌握种植技术。四、引导产销对接,保障果农收益。服务团为当地联系了多家果商,并积极帮助销售想方法、出点子,加大产销对接力度,积极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渠道,增加果农收入。通过服务团产销对接的一些帮助措施,太康的“阳光玫瑰”葡萄销售顺利,种植户收益良好,每亩收益普遍达2万元以上。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