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阳光玫瑰”出路何在游乡村赏乡景品乡味图片新闻葡萄园里来了科技特派员宁陵县“梨”遇人才助推产业升级国网鲁山县供电公司光明护航为高考接通梦想电流“村务公开明白墙” 发挥监督大作用南召县“四个一” 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党群共治创“洁美山城”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3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4

游乡村赏乡景品乡味

西峡农文旅融合铺就幸福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曹国宏通讯员刘禾)。5月22日晚,西峡县城郊的稻田村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走进稻田村帐篷部落,一簇簇篝火点燃夏天的热情,人们三五成群,唱歌、跳舞、烧烤,还有帐篷民宿让游客拥山而眠。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西峡乡村建设全面升级,乡村游、城郊游受到市场追捧,稻田村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稻田村抓住栾西高速建设契机,流转土地、平整场地、引水建坝、铺路建园、立面改造,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稻、甜柿、花卉、苗木各类产业蓬勃发展,成就了独特的“营商环境”。2023年,占地2.5万平方米,吃、住、游、玩一体的帐篷部落落户稻田。“好的村容村貌是我们最大的本钱,这里依山傍水,非常适合举办野营、团建、婚礼等活动。”稻田村支书陈万伟告诉记者。

“好玩”仅仅是稻田村火爆的一个方面。距离帐篷部落200米,新建的80余亩水稻田也是西峡“独一份”,以水稻为主题的稻文化广场不仅让人梦回童年,更能品尝到地道的“九月寒”大米。通过土地流转打造的农游综合体,为稻田村带来了每年近3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与稻田村一衣带水的五里桥镇土槽村爱情小镇,节假日期间日均游客已经突破2万人。生态环境做底色,文化活动添成衣。乡村啤酒电音文化节、乡村农产品网络文化节、九月九重阳文化登山节等系列活动紧锣密鼓,水上飞人表演、太空舱民宿等吸人眼球,让乡村旅游时时有爆点、月月有看点。

城郊村有“大手笔”,深山村也端出了“拿手菜”。走进桑坪镇桑坪村岭根组,目光所及尽是花海,旧房梁搭建的牌坊和亭台、旧陶罐做的花盆、蒿草做的拱门、旧轮胎做的秋千,让村子年代感十足,又充满乐趣。而最出名的,莫过于这里的“大锅饭”。2021年,桑坪村数百名群众架起大锅饭、干起集体活,不等不靠、义务出工、改造家乡的事迹在西峡广为流传,让这里成了有名的打卡地,“大锅饭”也成了这个村的招牌菜。

“我们的大锅饭特别受欢迎,今年‘五一’当天,6大锅玉米仁粥、2大锅炖肉、3000多个馒头还不够游客们吃。”桑坪村支书杨祖伟算起这笔账,乐得合不拢嘴。跟着大锅饭的走红,村民阳天军抓住农游热潮,投资30余万元建起了农家乐,在高山密林里搭起了蒙古包,端上地方名吃地锅鸡,让“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赏农家景”有了别样风情。

乡村游的爆红是西峡县乡村发展的真实侧写。据了解,2023年,西峡县“菌果药”三大农村特色产业平均价格涨幅15%以上,猕猴桃被列入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六清”“六治”持续升级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从“净”到“景”的跨越性转变,创建“美丽小镇”2个,打造“四美乡村”18个、“五美庭院”22435户,“文明幸福星”创建占比更是达到77%,既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也赋予了乡村更多的精神内涵。截至目前,西峡县累计打造木寨猕猴桃小镇等乡村旅游示范村21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9个,6个乡镇1.5万农民吃上“旅游饭”,被评为省乡村旅游示范县。

记者从西峡县文旅集团了解到,今年该县计划评出6家星级民宿,引领乡村旅游业更新升级,进一步把“人流量”变为“客留量”,让更多农民吃上“旅游饭”,实现家门口就业。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