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15%!物理农业作用大秸秆随打随卖守护好“丰”景干群抢收忙图片新闻封丘秸秆离田变“电”婆媳两代人育种一条“芯”沁阳市西万镇公益“红娘”倡婚育新风修武县婚礼俭办使幸福加倍中国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在舞阳举办洛阳乡村文化旅游季启动河大教授送“技”到庙湾滑县小麦的“丰收密码”秸秆回收成“财”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55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06

郾城区

秸秆随打随卖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记者仵树大通讯员张星张琳峥徐思祺)5月31日,在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十五里店村的田地里,农机手王小虎正利用搂草机、打捆机等机械进行秸秆离田作业。搂草机将原本凌乱的秸秆集中到一排,然后打捆机将秸秆瞬间吸入,在内部旋转、压缩、捆绑,“吐出”一捆捆弧度均匀的圆柱形草捆。

“我们共有21台打捆机,一台打包机一天能打700个左右的草包。我们上午八九点钟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12点结束。”王小虎说。

据了解,小麦收割开始后,郾城区变“堵”为“疏”,拓展秸秆综合利用渠道,通过秸秆打捆离田技术,让秸秆变废为宝,从源头上助推禁烧工作,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解决了群众犯愁的秸秆处理难题。

“麦收开始后,我们就到附近村庄进行秸秆打捆,买秸秆的人很多,随打包随被拉走了。”郾城区兴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科伟说。

据王科伟介绍,回收后的秸秆可用于生物质发电、生物制气和奶牛场、肉牛、肉羊养殖饲料等。合作社与大户签订购销合同,采用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的模式,不仅帮助农户处理了没有利用价值的秸秆,还提高了还田率,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收的双赢。

“我们在积极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秸秆收储服务能力,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做到收割一块,打捆一块,清运一块,从源头上排除秸秆焚烧隐患,提高秸秆的利用率。”郾城区委副书记陈向凡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