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有个“赵群章工作室”郑麦1860“减肥”也高产济源丰产丰收已成定局图片新闻艾麦180单产912.6公斤洛旱28创高产新纪录千里觅种记 2023年我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89%高温天气 水产养殖咋应对?打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第一仗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60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6-14

临颍有个“赵群章工作室”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仵树大

6月12日,沙澧大地如同下了火球,一大早,临颍县固厢乡小师村的气温就达到了30℃。杨保玉和往常一样,到自己的苗圃地,查看苍翠紫薇新品种的生长情况,准备再浇一遍水。

“这苗木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顾好了,长势就好。”杨保玉说,去年地头的一根通信用的水泥线杆倒在地里,拉扯着电线砸倒近百棵苗木,“心疼呐,一棵树小的500多块,大的千把块,找谁都管不了,最后到政协委员赵群章的工作室,一个多月时间,人家跑了几家通信运营公司,把苗木给俺赔偿了。”

赵群章是谁?工作室是干什么的?带着疑问,顺着杨保玉给的地址,记者驱车到临颍县城黄龙路,在茉莉公馆小区临街的繁华位置,找到了门面上方悬挂有硕大字体的“赵群章工作室”。

推开临街工作室的大门,门口里面就是一个茶桌,茶桌旁边摆放着沙发,供人临时休息。上到二楼,宽敞明亮的大厅里还摆有茶桌和一圈椅子,旁边有会议室和议事厅,方便来访人员喝茶说事。

“杨保玉家的事看似简单,但并不简单。几家通信运营公司共用的线杆把人家地里的苗木砸毁了,按理说应照价赔偿,可是因为线杆归属问题,导致无法解决。后来杨保玉去过法院,还要上访。”赵群章熟练地泡茶沏茶,说,杨保玉就是在二楼喝茶期间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今年元旦前后,赵群章连续多次到县里几大通信运营公司协调,最终达成赔偿协议,几家公司满意,杨保玉更是欢心。一个小事故引发的上访冲动,在萌芽状态就被赵群章用热心细心耐心给“掐灭”了。

“为啥自己建个工作室?很简单。我最初是临颍县政协委员,后来成为漯河市六届、七届、八届政协委员,访民情听民意写提案,为民纾困解难,是我的本职工作。”赵群章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要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于是,经营食品企业较为成功的赵群章自掏腰包,在县城繁华地带租赁房屋,建起了工作室,日常为群众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咨询等服务,走街串巷化解矛盾纠纷。

为什么要把工作室建在繁华街区?“就是要让更多的老少爷们儿知道,政协委员就在你身边,有困难,随时就能找到。”赵群章道出了把工作室建在闹市区的初衷。

自2018年6月赵群章工作室成立到现在的6年间,有260多名像杨保玉这样的群众,拧紧眉头进来,满脸笑容出去,80多件矛盾纠纷在这楼上楼下化解了。这背后,是赵群章走村入户、进单位访企业的辛苦付出。

在临颍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目前,赵群章工作室已经发展成贾海山、宋昆仑、曹政宇等10位政协委员共同参与的为民服务团队。他们聚焦临颍发展,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模范带头、桥梁纽带、民主监督、便民服务”作用,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20条,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28条,推动临颍县在教育、医疗、环保、城市管理等方面显著改善。

如今,赵群章工作室已成为临颍县政协的一张亮堂堂的名片。

“身在闹市中,倾听百姓声。百姓进门‘出题’、委员出门‘答题’、化解基层‘难题’,赵群章工作室真正深入基层,沉到群众身边、走进百姓心里,‘小阵地’释放大能量,为临颍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临颍县政协主席常国庆如此评价。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河南日报农村版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东28号报业大厦   邮编:450008